新疆叶城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被称为中国“核桃之乡”。早在两千多年前,在这片被称为西夜国、子和国、朱俱波州的古老大地上,就已经开始了核桃的种植。
在叶城县萨依巴格乡17村,有7棵距今1600余年的核桃树,是我国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核桃树群。这7棵核桃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依旧枝叶繁茂,年复一年的生长、结果。在叶尔羌河的滋养下,叶城核桃传承千年而蓬勃发展。
一树核桃,金果玉叶。近年来,叶城县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全县核桃面积达到58万亩,产值15亿元,核桃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1%,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连日来,记者深入叶城县,倾听叶城百姓脱贫致富的真实心声,感受叶城大地孕育的勃勃生机。
既发展产业又创造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买提努尔·马木提是叶城县夏合甫乡的一名贫困户,去年他家的核桃园在夏合甫乡乡村扶贫工厂的技术指导下实现了大丰收,收入2万余元。记者见到买提努尔·马木提时,他正在乡村扶贫工厂里砸核桃,在这里他每个月还可以收入1800元。通过发展核桃产业和在乡村扶贫工厂就业,买提努尔·马木提于去年顺利实现脱贫。
实现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近年来,叶城县通过在核桃产区建立扶贫工厂,由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来运营,以“乡村扶贫工厂 贫困户”的模式,实现“产业 就业”双增收。
在发展产业方面,乡村扶贫工厂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农资资金,核桃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技术管理措施,促进核桃品质提升、产量提高,并由乡村扶贫工厂以市场价每吨500多元价格收购贫困户核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促进就业方面,乡村扶贫工厂主要从事核桃去青皮、清洗、烘干、分级、破壳、取仁等初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就业,通过延伸核桃产业链让贫困户进一步增加收入。
在叶城县丰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乡村扶贫工厂就业的买提努尔·马木提说:“我每月工资稳定在1800元左右,特别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就近实现就业。在这里工作比较自由,既可以干地里的活,又可以在这里挣钱。”
“我们通过将初加工环节放到老百姓家门口,就是让老百姓形成分级分类的意识,增加收入。过去很多外地客商过来收购核桃进行压价,老百姓丰产不丰收。我们通过对核桃分级分类,大部分按照商品价高价出售一批,部分销往核桃饮料加工厂加工成核桃饮料,将更多的核桃收益留在了当地。”夏合甫乡党委书记徐龙飞说。
据了解,叶城县目前围绕核桃产业已建设乡村扶贫工厂44个,确保深度贫困村全覆盖,共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实现每月增收1500元。
将一颗核桃吃干榨净,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种核桃、卖核桃并不难,要将核桃产业价值最大化,形成多产业链并行,这是叶城县近年来最关心的问题。
走进叶城县美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核桃精深加工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核桃全身都是宝,我们把核桃壳加工成了活性炭,核桃分心木加工成了保健茶,将核桃加工成了即食食品、核桃饮料、核桃糕点等20多种产品。”公司总经理彭红春介绍说。“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全亚洲最大的核桃喷粉塔,进一步加强核桃蛋白粉精深加工,不断提升核桃产值。未来三年,公司将继续着眼核桃深加工,开发核桃多肽、核桃胶囊等新产品。”
新疆美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上海援疆重点扶持企业,也是叶城县最大的核桃深加工企业,与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核桃收购合同,每年收购老百姓核桃约3万吨,占叶城县核桃总产量的1/4,年销售产值4.5亿元,带动2.5万户农户脱贫增收。
在以前,核桃青皮只被作为有机肥使用,或者被丢弃。但在新疆宝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核桃青皮在这里变废为宝,生产出了单宁酸粉末成品。“核桃青皮提取的单宁酸是一种‘绿色’染料,其市场价与化工合成的单宁酸持平,但因为它绿色天然,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产品在皮革鞣制、染色等行业应用广泛,市场及利润前景可观。
记者了解到,目前叶城县共有7家核桃加工企业,涉及林果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5家,建立各类核桃合作社和销售协会组织50个,会员1700余人,培育核桃经纪人3000余人。核桃加工已实现从青皮到壳到仁的全利用,构建起了完整的核桃产业链,实现“吃干榨净”。
到每年九月,叶城大地,“核”香醉人。在位于叶城县萨依巴格乡17村的核桃七仙园内,叶城农民群众载歌载舞,举办一年一度的“核桃采摘节”,庆祝核桃丰收的喜悦。通过不断加快推进核桃产业文化建设,叶城县的核桃已经成为一个靓丽品牌,承载着叶城县人民的幸福和未来。(记者胡明宝)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