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坚持“绿水青山金不换”底线思维——
生态优先尽展“高颜值”
广西蒙山县境内群山环抱、襟江带水,森林覆盖率达80.45%。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蒙山县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蒙山县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机制,推动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民生效益。
蒙山“高颜值”的背后是蒙山县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金不换”的底线思维,建立起了齐抓环保、大抓环保的责任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条件固然要抓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抓好。”蒙山县委书记冼秋莲说。
自2017年以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蒙山段)、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蒙山段)、蒙山县绕城公路、蒙山至金田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相继启动,道路扬尘问题突出,防治形势严峻。当地党委、政府迎难而上,以更严的要求、更强的措施、更铁的纪律组织各级相关部门打响“蓝天保卫战”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攻坚战。两大环境攻坚战抓得实、控得严,全县道路扬尘问题、禁止烟花爆竹燃放收到积极治理成效。今年春季,全县PM2.5、PM10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5%、20%。
如今,蒙山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全力推进水、气、土壤污染防治,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及镇级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排查和整治行动等。近年来,蒙山县域水质全年保持优良,完成1.28万公顷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聘用了58名贫困户从事生态护林员工作,管护区域涉及全县33个行政村,管护公益林面积达38万余亩。
蒙山县持之以恒守住绿水青山,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生态基础。自2016年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来,全县累计投入约13.7亿元优化升级生态产品保障供给,于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蒙山县通过“生态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有效助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山好水好、空气清新、林木繁茂,蒙山县丰富的自然林木资源为蜜蜂采蜜、酿蜜提供蜜粉源。蒙山县西河镇乐拥村村民李耀武经营的生态蜜蜂园,有约1200群蜜蜂。遇到好年景,春蜜的市场收购价达每吨两万元左右,一季春蜜销售约16万元。在当地,像李耀武这样的规模养蜂户达250多户。县里鼓励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贫困户每养一群蜂可获补贴300元,每户最高补贴3000元。目前,蒙山县蜂群数量发展到15.3万群,蜂蜜产量达2000吨,年产值2亿元。其中1000多户贫困户养殖蜜蜂2万群,户均养蜂收入22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甜蜜”的生态产业脱贫路。
蒙山县养蜂产业蓬勃发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取得的成果。依托生态资源,该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培育砂糖橘、桑蚕、黑土猪、娃娃鱼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特色种养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一个个特色规模种养基地为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打下了基础,全县建设了东乡橘园(核心)示范区、羽生谷生态果蔬示范区、金宇生态放养黑土猪产业示范区等38个市、县、乡级示范园区(园、点)。目前,示范区(园、点)共带动1300多户贫困户实现就业,贫困户每户年增收4000元至6000元。
同时,蒙山县深化绿色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助力脱贫。翻开当地旅游地图,天书峡谷景区、羽生故里民俗风情区、六黎片区原生态采风写生创作基地、“橙柿”亲情谷、水秀码头街市文化等景区景点跃然眼前。过去的垃圾堆、污水塘变成了花坛、荷塘,破旧民房、猪舍建成民宿、书吧,城乡环境变了样。更有头脑灵活的村民借力景区发展农家乐,吃起“旅游饭”。目前,全县旅游业为近1000户贫困户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就业岗位,开启了生态脱贫新通道,实现生态与扶贫的双赢。(经济日报 记者 周骁骏 中国县域经济报 记者 朱柳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黄石:万亩矿山披绿装
下一篇:蒸湘区呆鹰岭镇: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新风助创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