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中国传统村落,剑河巫泥村

2019
03/26
10:31
综合
分享
中国传统村落,剑河巫泥村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据统计,全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其中,黔东南州民族传统村落,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中国传统村落,剑河巫泥村

 

巫泥位于剑河县柳川镇北面25公里,坐落在一个山岭坳上,坐西朝东,海拔高度为945米,距县城30公里。全村360户1000多人,均为苗族,主要有杨、刘、张、邰、朱、万等6个姓氏。村寨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传统风貌完整,村寨四周参天古木,叠叠成林,寨边层层梯田,掩映林中,远望如蛟龙盘旋,极有画境,清代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火灾。现存的民国修建公路——岑松至巫泥、巫泥至柳川公路,是剑河县最早的汽车试运之路。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国传统村落,剑河巫泥村

 

 

历史渊源:相传,古代巫泥是一片大森林,有两个从远方来打猎的人,在这一带看上两位农家姑娘,结为夫妻。这两位猎人观巫泥风水,觉得地形神奇,龙脉极好,又有水源,于是便定居于此——巫泥山坳上,后来形成巫泥村。最早迁徙到巫泥村的是杨氏,张、刘、邰、朱、万、徐氏依次迁入。乾隆年间,巫泥是有50户的村寨。据乾隆《清江志》记载:乾隆2年(1737年)境内柳落塘设塘驻兵,巫泥(时称翁宜)等寨属牙磨土千总管辖。民国《剑河地名志》记载,民国33年(公元1944年)编整保甲后属岑松乡管辖,还是周边几个寨子的集市所在地。

中国传统村落,剑河巫泥村

 

 

杨报又两,巫泥历史名人,男,苗族,生于光绪年间。七岁被汉族人收养当牵马奴,其母为附近村寨六府村刘氏。因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得到了财主的培养,送进学堂,后当上镇远州州长,回乡考察时提出了:“巫泥六府,田高水矮,久历十三弯,马跑十三天,有水都不够猫喝,免收粮税!”使巫泥村一带百姓免收粮税,深受世人爱戴。

中国传统村落,剑河巫泥村

 

 

文化特征:巫泥95%的民居为传统木结构建筑,悬山顶,大部分为小青瓦盖顶,少部分为杉木皮盖顶,多为两间或三间两层楼,临街面建有美人靠廊或走廊,置有花格窗;传统节日主要有二月二祭桥节、鼓藏节、招龙节、三月三清明节、三月粑节、端午节、过戊、重阳节、十月苗节(头卯)等。每隔13年举行一次招龙节,一般在农历一月或二、三月逢辰日(龙)举行,为期三天。节日期间举行对歌、踩芦笙、斗牛等活动,甚为热闹。2009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巫泥苗族情歌、酒歌、古歌已有千年历史,尤其古歌“记录”着苗族从东方到当地的迁徙过程以及人们安居乐业场景,是世代传唱的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形式,深受人们喜爱;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传承完好,每家都有木制织布机。闲时,苗家妇女或纺丝织布,或刺绣做衣。民间宗教信仰一直沿袭至今。

巫泥作为清代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文化遗产,是剑河苗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村寨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南桃江:文体旅融合发展促县域经济新活力
下一篇:湘籍编剧状告电影《芳华》侵权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