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新站镇境北部,距崇遵高速太白站仅两、三公里远,交通极为方便。
据民国《桐梓县志》记载:蒙渡,在县北九十里。相传唐蒙渡此,因以得名。又或谓渡夫多蒙姓,故曰蒙渡。石壁上黎纯斋观察金书“蒙渡”二大字。康熙五十七年,知府赵光荣拍俸建普渡桥,年久桥圮,今省政府委商会长牟子玖重修,业已告竣。普渡桥被水毁后,又建蒙渡大桥,今在蒙渡一带川黔公路、习新公路、川黔铁路和崇遵高速在此交错,形成一道桥上桥的路桥景观。
又据民国《桐梓县志》记载:蒙渡石刻,河岸侧,凡二:一正书“司委官狐曾赵下义正统十一年八月分”。一篆书三字。现经多次查找,已不知踪迹。
据蒙渡村庙坝组86岁的蒙开杰老人介绍,蒙渡以前叫“马过河”,意为骑着马过河。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遣中郎将唐蒙赴夜郎古国,在此渡河而后因改为蒙渡,并修凿南夷道,从而又留下“夜郎自大”的传说。蒙渡原仅有一条街,称大街,有蒙、刘、罗、陈等姓一、二十户人居住,曾是川黔驿道、盐道上的一个落脚点,开有客栈。据《蒙氏族谱》记载,蒙姓于明万历八年(1581年)迁入新站蒙渡。
原蒙渡村老街71岁的蒙朝芬说,其爷爷蒙文启以前就在蒙渡坝撑船,川黔古道上背盐就得从大街石板路上过。
蒙渡还是川盐入黔的水运码头。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保祯整饬川盐,川盐入路实行官运。并在贵州设立河工局,负责打险滩和修路,重点整修松坎至新站一段水路,川盐由水路运达新站后,再经陆路运往桐梓、遵义、贵阳等地。由于公路修通,松坎至新站河道运输于1954年废弃。同时也替代了川黔古盐道。
河对面原有寺庙,称金宝山四嘴庙,大门两侧刻有对联“三江逆潮四水庙,照明重记万天宫。”“千里寻兄承汉室,五关斩将破曹云。”可惜庙已久,只有留下遗址、1块《换神像碑序》和4个石础。
在蒙渡玛瑙洞,至今仍在民间传承着传统太平舞扬神戏(也称阳戏)和花灯戏。相传,《舞扬神戏》始于唐代,民间有“仁宗皇帝好贪玩、唐王庄宗爱唱戏”之说。清代由四川候一老先生在古盐道上的桐梓县新站镇蒙渡猪巷传给蒙家应海、应奉兄弟,后由蒙应海传给弟子述珍,述珍传述彬,述彬又传给玛瑙洞法真(王克明),法真再传元悬,由元悬传给王宗明,王宗明继传王俊良,在当地共传承八代,近三百年。
据民国《桐梓县志》记载:歌舞祀三圣曰阳戏。三圣:川主、土主、药王也。
蒙开杰介绍,在小街赵家附近,原蒙渡官道侧有“贞节坊”,立碑镌“奉旨旌表张董氏、涂氏投江处”。教谕葛明远题有“陨崖家风”四字额。牌坊两侧刻有对联“四妇并捐驱,节烈名流蒙渡水;九重同戴德,坤贞思沐夜郎天。”为知县白之珪所题。并立有四节烈碑,一为南平张集栋之配董氏,一为集栋之弟集梁妻涂氏,一为祖姑杨氏,一为佣工杨某新娶之李氏。均为重庆綦江人。綦江孝廉杨材选对此作了详细记叙。
据民国《桐梓县志》记载:同治壬戍(1862年),避乱至此,突与贼遇,四节烈皆投水死。因1963年河水猛涨,冲毁桥梁和路基,川黔公路扩宽,将牌坊拆除。
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为保证遵义会议召开,朱瑞、左权带领二师从夜郎绕道蒙渡和李聚奎带领一师围攻新站之敌,击溃侯之玺一个旅,并经蒙渡乘胜追击至三元、清水溪、松坎、酒店垭一线。并组织当地群众打开山洞,将在黄鱼孔缴获的食盐、粮食、布匹、衣物等,分给附近群众。
据当地村民温兴华介绍,长征时,红军用石灰在蒙渡书写了“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力军!”等标语。
蒙渡旅游资源丰富,现已开发有古夜郎漂流,有待进一步将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让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增加活力,让旅游带动文化传承,扩大影响,真正做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记者 李学强 特约记者 张宗荣 整理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19年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
下一篇:桐梓古道遗存之少共国际师新站开仓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