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陈静 罗曲星)“2017年10月26日早晨4:48分,我们一家终于到了我们的新家,我们全家特别感谢......”8月14日,在湖南省衡阳县界牌镇宋平摩托车经营店铺的墙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当询问到这段话背后的故事时,店主宋平沉重地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困境。
今年34岁的宋平是界牌镇将军村钟家岭小组村民,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患有肾囊肿,每天需要服药治疗,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没有收入,一家四口全靠他经营一家小小的摩托车修理铺惨淡地维持生活。
据宋平介绍,自己父母亲英年早逝,自己很早就外出打工,打工期间幸运地结识了外地的妻子,并在外结婚生子,后来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地增加,在2012年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那时山区的房屋已倒塌多年,又没有别的地方投靠,只能在镇上租房居住。
“刚刚回来又不熟悉家乡的情况,自己身体又查出毛病,每天都需要吃药治疗,带回来的1万多块存款很快花完了,还欠了3万多的外债,家里连个像样的住的地方都没有。”宋平辛酸地说道。
宋平搬家前,一家四口挤在不到8平米的房子里。
“屈书记了解我家的情况后,告诉我镇上摩托车修理店生意很好,店又少,竞争也小,我可以凭借在外学的一点修理手艺,开个小的修理铺,谋个出路啊!”后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租了两间屋开了一家小小的摩托车修理铺,全家也搬了进去,前屋是营业的地方,后屋是住房兼仓库。后屋光线差白天也要开灯,屋里堆满了摩托车配件和各类生活杂物,除了一张床以外其他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家四口挤在这个不到8平米的房子里生活。因为技术不娴熟,又刚刚起步,生意甚是惨淡,微薄的修理费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更别提买新房改善居住条件了。
2016年扶贫易地搬迁政策出来后,村支部书记屈桂初第一时间找到他,并详细地向他讲解了相关政策,他立马提交了申请书,通过评比、公示等一系列申报程序,并于2016年底通过了审核。2017年集镇安置点竣工交付使用,钥匙分发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搬进了94平米的新家,也是界牌镇第一批易地搬迁户。2017年10月26日4:48这个历史性时刻,墙壁上铿锵有力的文字,记录了宋平一家人圆梦的心情。
边修边学,经过几年技术的积累,他的生意逐渐好转,2017年家庭年收入达到3万多,还通过易地搬迁的政策住进了新家,成功了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宋平现在的新家。
“我交1万块钱就能享受到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子,以前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啊,而且小区基础设施完善,还有专人管理,主要还方便,就在镇上,小区马路对面就是学校,我的两个小孩上学都很方便,这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呢!”他开心地说道。谈起未来,他也充满信心:“房子有了,生意好转了,未来的好日子也不远啦!”
界牌镇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房。
界牌镇党委书记周建军告诉记者:“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界牌镇山区贫困群众193户704人从住房无保障的困境中走出来了,搬进了宽敞明亮、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圆了多年的安家梦。”易地扶贫搬迁圆山区贫困群众的“安居梦”,重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同全国人民一起奔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