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沧海桑田——三重景别的贵州乡村新画卷

2019
09/11
08:34
新华网
分享

莽莽群山间,万桥飞架、大道延展。

高坡峡谷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极贫村寨里,决战贫困、齐奔小康。

走过贵州高原,一片沧海桑田。

村庄在变,道路在变,生活在变,绿色蝶变……

近景:易地落新家

红瓦白墙、南北通透的小高层错落相间,阳光洒落的午后,院落间老人们促膝闲谈,孩子们嬉戏追逐,楼宇间草坪、树丛青翠宜人,星星点点的鲜花开得正艳。

新民社区,贵州省惠水县城的一座小区。

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一角(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与城市现代化小区无异,唯独“新民”二字点出了差异。生活在这里的1410户居民,是三年间从178个贫困村寨乔迁来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新民”们几乎家家都有一张“旧房”照,挂在显眼处,回望着远去的记忆。

38岁的王江华搬到新民社区后,成了附近一家企业的工人,每月有三四千元收入,还有“五险一金”。

王江华的老家摆金镇斗底村,土地不仅破碎,而且在几十米高的陡坡上,种的粮食都不够自家吃。

“在外面打工漂泊十几年,从来没奢望过能在城里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可对王江华来说,三年来,这些都一一实现了。

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在小区里展示易地扶贫搬迁前的老照片(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以前一个寨,现在一栋楼。”与他同寨的老乡、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说,新的家园里医院、学校、超市、农贸市场一应俱全;群众办事5分钟走到服务大厅;孩子上学10分钟走到学校,放学了就到社区“四点半学校”,每天都有志愿者辅导功课。

社区创建了“移民搬迁招工信息交流群”,微信实时发布就业信息,几乎每天都有新需求。每个小区都设有招工信息栏,社区服务大厅内的大屏也在滚动播放招工信息。

从农民变市民,居住地的虫鸣鸟叫少了,可易地搬迁的群众睡得更踏实了。

惠水县移民社区联合党委副书记刘合奎说,新民社区周边有300多家企业,2900多名社区移民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户均就业超过2人,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建起一座新村,归还四方绿土。移民生活安稳下来,迁出地的178个村寨,老房子基本都拆除了,土地大部分进行了复垦复绿,一部分流转经营,种上了中药材、经果林等。

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的美丽乡村风光(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易地落新家,两头换新貌。像新民社区这样“村兴、业兴、景美、人和”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贵州已建成近千个,而消失的老村庄也渐渐变成农民手里的“绿色银行”。

从三次搬迁的瑶山乡,到整乡搬迁的三宝乡,作为中国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贵州“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涉及全省83个县9449个村,搬迁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三分之一、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约18.8%。

2015年12月,贵州率先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仗”,以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六个坚持”贯彻始终,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新路。今年,贵州将全部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完善搬迁群众的后续保障,是今明两年重中之重的任务。”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王应政说,围绕搬迁群众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贵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目标是将安置点建成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游客在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的荷塘观光(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全文 ————

高清图集

  •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四代房”:左上图为第一代杈衩房、右上图为第二代土坯房、左下图为第三代石墙房、右下图为第四代黔西北民居(均为7月25日摄)。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 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一角(7月2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创新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二
下一篇:江永:搭乘互联网快车精准脱贫 从内陆山城走向开放前沿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