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石峡村:万亩竹海的“红色引擎”

2019
10/13
22:38
中国新报
分享

        中国新报(特约记者 唐海林)千里大别山逶迤至此,步入矾山镇万亩竹海:向前,望不到首;向后,看不到尾;抬头,是陡峭的山峰;俯首,是无尽的苍翠;耳旁,是呼啸的山风;脚下,是广袤的大地。

       被竹海包围的石峡村,守着2249 亩田地,16000余亩绿水青山的山林,然而,多少年,这种美丽却“养在深闺无人识”。

        石峡村,战争年代是战略要地及新四军的游击区,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上海渡江的必经之路,亦称“红色之路”、“解放之路”。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矾山镇以“党建引领+”项目助力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

        过去由于路不通,石峰峡谷、山泉溪水、巍峨叠翠、天然氧吧等,石峡村独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守着“金山银山”受穷,拥有4300人口的石峡村,到外打工的青壮年占人口总数的一半。2019年5月,镇、村两级力量“下沉”一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几年前,这个坐拥万亩竹海的山村,到处是崎岖的泥路和破旧的房屋。今年伊始,矾山镇政府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充分利用“红色引擎”,为石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要想富先修路”,5月份施工,历时4个月鏖战,一条长约3000km的水泥路,蜿蜒凸现在石峡村。如今,沿着这一条神奇的“天路”步入“蟹形地”,山中大道曲径通幽,身旁竹林摇曳生姿。世代生活在这里、73岁的程章笑着对记者说道:“水泥路通了,泊油路也修到家门口,刮风下雨脚上再也沾不到泥巴。”

        海拔486米、云雾缭绕的釜顶山下,路畅通、工程建设进来了,与程章老人一样,喜上眉梢的还有洪光林夫妇。

        在深挖池塘,修建堤坝、护坡旁的涵洞旁边,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忍俊不住向记者倾诉:“整治后地面没有鸡屎,地表的污水经过沉淀流向池塘,对水环境没有影响。”接着,他们还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整治”活动以来,在家门口“打工”,编竹器、干杂活,一年下来家庭至少会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

        村靓了,民富了,石峡村的喜人变化,这场旷日持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把矾山人永远镌刻在群山竹海的丰碑上。

        蟹形大塘,史称老大塘。始修于明、清代,兴修于1958年,为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石峡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办公室”就坐落在古老的塘边。今年8月,矾山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进行扩修规划,在塘面上修建了水上平面景台,塘中间修筑了一座3孔拱桥,水面置养了芙蓉花。这蟹形的水上明珠,为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乡村旅游文化,为石峡村点缀了一道山清水秀的风景线。

        “厕所革命”让“方便”更方便,“垃圾革命”让垃圾变资源,亲历这种变化,“整治”活动给老百姓带来许多实惠。

        北京回乡的张根言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明细账:“路直接通到家门口,万亩竹海里的竹子编织成竹器,保留的民宅、与民俗文化不光丰富了乡民的生活,还迎来许多外地客……”

        矾山镇在建设中,坚持一村一策、规划先行,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废旧、后购买的原则;培养乡土工匠,植入乡土文化;让群众成为创建主体,加强管护和运营,实现“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目标。

        入夏以来,安徽省久旱无雨。为让主题教育落实到实践中,矾山镇政府出实招,从“小切口”介入,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镇党委书记何兵有时间就走村串户,余能友、沈承华等领导每天开启“白加黑”模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庐江县、镇、村三级党委和政府矢志奋斗的方向。

        老天抠门不“洒水”,加剧石峡村的旱情。保护水资源,把解决山区群众的旱情作为出发点,2019年8月,在镇党委、政府关怀重视下,石峡村在蟹形自然村庄内的水井碾坊当家塘,俗称“井宕”塘,也称“龙井”塘旁,重新修建了景台与绿化带。此举,不仅改善了民生、缓解了旱情,让一年四季泉水不断、从不干涸的“龙井”重新焕发生机,形成了“留住乡愁”最美的天际线。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们感谢共产党,为此,当地老百姓将“龙井”当家塘称之为“思源塘”,真正成就了“汩水长流”。

        一物一景:水声和鸟声、竹影和云影,相看两不厌。昔日“脏乱差”,今朝美如画。这万亩竹海的美丽蝶变,让石峡村成为人来了就不想走的诗和远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引擎
下一篇:湖南靖州:从"一村一品"走向"一带一路"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