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表示,“十四五”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图为中国商飞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新华社
社科院专家:发挥创新效应 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避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去制造业化或者说是去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17日出席国新办组织的吹风会时警示,过去几年中国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十四五”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发挥制造业的创新效应和产业关联带动经济高速发展,是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过早去制造业化,可能令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黄群慧说,理论上讲,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提升,制造业比重会逐渐下降。但如果制造业比重下降过快,服务业又不能很好地带动经济,而是由一些低效率产业替代制造业,就可能令经济面临风险。
黄群慧引述数据称,日韩德等国人均GDP在3万至4万美元水平,制造业比重普遍保持在20%以上,德国近年甚至提出制造业比重达到25%;中国目前人均GDP仅在1万美元左右,制造业占比从2017年32.9%下降到现在的28%左右。
鼓励原始创新 研适合工厂制度
如何避免过早去制造业化,黄群慧认为需要完善两个生态,一是适合实体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包括税收设计等,另一则是要完善创新生态。他建议学习日本的母工厂制度,最让人担心的不是产业链外迁而是核心创新能力丧失,将核心技术放在本地工厂提升后可以复制到全球工厂。通过科研体制改革,鼓励原始创新及探索适合的企业工厂制度,培养融合型的制造业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在同一场合提出,从金融角度看,“债务灰犀牛”是未来五年面临的一大风险。今年中国的杠杆上升得非常快速,全年杠杆率增幅大约在30个百分点左右,核心原因不是债务扩张速度太快,而是GDP增长太慢。
以稳增长平衡发展与债务风险
宏观杠杆率高企带来的问题之一是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庞大,张晓晶预计今年利息支付总额可能是GDP增量的1.5倍,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和债务风险,拖累经济发展。未来需要未雨绸缪,把稳增长作为杠杆,平衡好发展与债务的风险。
张晓晶还提到,中国在2028年左右达到人口峰值,人口下降会带来经济增长的下降,是未来五年非常大的挑战。“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增加生育政策的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倡年均经济增速预设目标5%
“十四五”中国经济仍有必要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雪松表示,据社科院研究测算,“十四五”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5%-6%,中国目前仍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尚未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有必要考虑设置预期增速目标,建议将“十四五”年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在5%左右。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