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特约记者 刘昭云)2月29日,位于邵东市生态产业园的湖南省湘俏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公司董事长刘爱武正在指导新员工操作全自动化生产线。
刘爱武是邵阳市粮食协会常务副会长、邵东市政协委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确保粮食稳定供应,他从1月26日(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在工厂忙活。
“疫情当前,绝不涨价”
湘俏米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10月,是一家集粮食种植、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拥有销售分公司27家,销售网点1080家,年销售额3亿余元。
从大年初一开始,刘爱武就陆续接到经销商需要大米的电话。为了平稳市场,减少不必要的恐慌,他及时答应了客户的供应需求,正月初二就开始复工。由于正值春节,工人不能及时到岗,刘爱武就和妻子带着一双还在读书的儿女到厂里加班,自己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妻子负责缝包,儿女负责装车,一家四口每天忙活到晚上十点以后,直至正月初五工人到岗。
抗疫期间,在邵东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刘爱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工厂100%复工。为将优质、放心的大米快速及时运往市场,送上老百姓的餐桌,刘爱武每天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克服种种困难,厂里什么岗位缺人就自己顶上。
因为疫情影响,大米原材料、人工工资、车辆配送等费用上涨,一吨大米加工成本价比过去多出350元左右,但刘爱武出售的大米却没有涨过一分钱。刘爱武说:“我们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市场大米的供应和稳定,疫情当前,绝不涨价!”截至2月29日,该公司共为邵东市及周边邵阳市、新邵县配送大米近5000吨。
“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
刘爱武,1976年出生于邵东黑田铺镇的一个小山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小时候,我家庭条件不好,家人经常靠红薯充饥,很难吃上一顿饱饭,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家都能吃饱饭。”刘爱武笑着说。
为了改变命运,刘爱武努力学习,1992年考上了邵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邵阳市湘印机厂工作。但“大家都能吃饱饭”的愿望一直萦绕在他心中。一年后,他毅然辞职回到邵东创业,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卖米生涯。
从一间十几个平方米的米店到两个作坊式的米厂,再到注册公司、成为规模化企业,刘爱武靠的是质量取胜、诚信经营。如今,湘俏米业成为了“湖南省质量信用AAAA级企业”,拥有全自动生产线2条,普通生产线2条,年加工稻谷能力30万吨,“湘俏”商标成为了“湖南省著名商标”,“湘俏牌大米”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绿色食品”等称号。公司生产的鸭稻生态香米、香丝苗米、泰皇米、稻花鱼米等畅销省内外。刘爱武还经常奉献爱心,为贫困户捐赠大米、粮油、现金等。
“带领更多的农民种粮致富”
刘爱武出生农村,深知农民的不易。“我要带领更多的农民通过种粮致富。”刘爱武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近年来,刘爱武积极发挥公司的龙头企业作用,投入资金扩大生产,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基地和农户统一管理,免费为种粮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并按合同价格保底回收稻谷,提高农户收益,降低生产风险。
刘爱武算了一笔账,以鸭稻共作方式为例,公司免费给农户提供鸭苗和种养技术,保底回收鸭子和稻谷,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400元左右。去年,湘俏米业在邵东有鸭稻基地4000亩,订单优质稻基地8万余亩,覆盖2000多户种粮户,其中,贫困户300户,解决农村就业约3000人,为种植户增收3000余万元。
今年,湘俏米业签约的生态鸭稻基地已有近50个,种养面积达10000亩,公司免费提供的鸭苗正陆续送往邵东全市各地的鸭稻基地,15万亩的优质稻基地正在备耕。湘俏米业新建的二期项目也即将提上日程,届时将新建年产8000吨米粉加工生产线、15000吨油脂加工生产线及8万吨稻谷仓储中心。
对于未来,刘爱武信心满满。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