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风劲扬帆正当时——桐梓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

2020
03/01
15:52
遵义日报
分享

 

        春暖云梦,风起黔北。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效,发展现代农业、工业、推进全域旅游,桐梓县以一系列“组合拳”,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该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亿元,增长10%。

 

        “特别是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壮大。”桐梓县委副书记、县长龙斌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全县上下一心,克难攻坚,苦干实干,奋力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另一组数据也十分醒目:2019年该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5%、10.7%,预计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7%。

 

        脱贫攻坚夺取全胜,最后一个深度贫困村——黄莲乡上螺蟹村成功出列,桐梓人民彻底撕掉了贫困的标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天蓝、地绿、水清的桐梓底色更加靓丽。

 

        打开成绩单,桐梓捷报频传。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县;国务院扶贫办点赞桐梓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样板;喜摘“中国大娄山方竹之乡”金字招牌,并成为全国方竹资源面积最大、产笋量最大的地区;马鬃苗族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殊荣;新站派出所荣获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等。

 

        主体指标逆势进位、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背后是桐梓咬定产业不放松,聚精会神抓发展的实际行动。奋进、务实、创新的桐梓阔步全面小康的步伐更加强劲。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桐梓强。抓住产业这个根本,发展才能找到支撑点、着力点。龙斌说:“要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振兴产业。”

 

        近年来,桐梓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找好比较优势,不断夯实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有中生优新“三转”

 

        “桐”分千里苍翠,“梓”享一席清凉。只有依托资源禀赋,从自身资源优势上“长”出来的产业,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展的竞争力。

 

 

        生态旅游就是桐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桐梓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入开展乡村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尤其是从2016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该县旅游产业继续井喷式增长,成功创建水银河大峡谷4A级景区、贵州首个场景式文化体验综合体、枕泉翠谷康养中心、“沐庭”“希创”特色乡村民宿等,形成了“景区景点连成线,乡村旅馆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据统计,2019年接待游客21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20%、36%。

 

        成绩背后,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卖“清凉”,更卖“服务”,让绿山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美好。桐梓从生态中寻找高质量发展的答案,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让风景变“钱”景。

 

       “有中生优”天地宽,“优中做强”激活力。这不仅让桐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且更把着力点聚焦到“三转”上:即实现了投资方式由政府为主向企业为主转型、乡村旅游从低端旅馆向高端度假转型、发展方向由景区打造向全域旅游转型。

 

        龙斌认为,这是政府回归本位的体现,政府关键是要做好统筹协调、旅游总体规划,把准方向,完善必要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引入企业投资发展,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群众、企业自主发展。同时,聚集力量,大力发展医养、旅居、机构养老产业,打造康养中心、康养园、康养古镇等,不断丰富旅游服务产品供给。

 

        每于寒尽觉春生,春来新叶遍城隅。如今,色彩斑斓、繁花万亩的黔北花海,奇异秀美的月亮河,“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的小西湖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在桐梓,这样的美景不仅让重庆游客驻足,还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增收。

 

优势赋能壮“筋骨”

 

        桐梓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80%以上的耕地是坡耕地,种植条件相对较差。市政协副主席、桐梓县委书记吴高波认为:“我们只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牢牢把握‘八要素’,始终坚持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才能以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地发展方式,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该县明确:在产业选择上,选择享有“笋中极品”美誉的方竹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打造,并按照海拔高度和区域优势进行“带状分布”,大力发展有机高粱、花椒、生态畜牧渔业,配套发展中药材、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形成“一县一业、多业并存”的产业格局,不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从2016年到2019年,方竹笋产量由1.6万吨增加到3.8万吨,产量增长137%。直接产值由1.2亿元提高到5亿元,增长316%。采收鲜椒510吨,产值达1020万元;订单收购3879余吨有机红粱;种植蔬菜18.45万亩、食用菌1000万棒;实现辣椒产量3万吨,产值1.35亿元;完成烤烟收购9.43万担;出栏生态畜禽240万头(羽)。

 

        今年,桐梓将如期实现方竹资源突破100万亩,鲜笋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突破6亿元,进一步抢占江浙一带鲜笋销售市场,实现鲜笋外销15个省市以上。同时,依托大娄山方竹笋品牌,启动大娄山方竹笋加工园建设,力争建成中国最大的方竹加工基地。

 

        目前,该县已完成县电商物流仓储运营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随着黔北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愈加完善,都将为好山好水好生态孕育的方竹等优质农产品出山行天下奠定重要基础。

 

分兵突围举实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要实现分兵突围,必须紧紧依托资源禀赋,坚持工业强县的目标不动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不懈努力,强力推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龙斌说,工业是重要支柱,是强县之本,是发展之要。钛、煤并举更是关键所在。

 

 

        目前,桐梓正在成为西南最大、全国第二的钛及钛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该县将全力以赴做大做强钛这个“拳头产业”,倾力打造西南钛都。全力服务遵钛集团异地迁改项目,确保遵宝钛业1万吨海绵钛复产达产,建成投产1万吨遵钛集团异地整体搬迁项目,引进钛深精加工企业2家以上。

 

        桐梓还是全国一百个产煤大县之一。然而,近年来受产业政策影响,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彰显。龙斌坦言,在任何情况下这张名片我们都不能丢。下步,将加快煤矿扩能技改步伐,大力提升煤矿企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千方百计帮助煤炭企业解决难题,狠抓煤炭稳定生产,并以“煤电化循环”为总目标,抓好园区规划、完善功能配套,建设提升企业服务机制,开工建设经开区热电联产产业园。同时,持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以火电厂、煤化工两家企业为重点,围绕“补链、强链、延链”目标,大力引进下游产业项目,搭建全产业链运行模式主体架构。

 

        更为重要的是:桐梓还有大量可开采的上等石材资源,在交通基础设施密切互联互通的作用下,紧邻重庆这个巨大的建材市场的区位比较优势,必将让桐梓大有作为,未来可期。

 

        特别是该县除了国道和高速公路运输,还有宜于大宗货物的铁路运输。这一其他县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将让桐梓抢占发展的先机,更带来更多无限可能。

 

        今后,该县将抢抓有关重大利好政策机遇,迅速占领周边石材供应市场,围绕石材资源,倾力打造“北部以水坝塘为主的型材产业园,中部以松坎为主砂石综合产业园,南部以210国道改线拓展区域为主的综合建材产业园”,努力把建材产业打造成产值20亿元以上的“拳头产业”。

 

        风劲扬帆正远航,更待繁花满树时。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桐梓将坚持立足实际,继续依托资源禀赋,跳出县城看县城,跳出桐梓看桐梓,进一步找准和发挥比较优势,以‘产业突破年’的年景定位,践行‘有中生优’的发展理念,做大做强桐梓独具优势的‘十大产业’,不断为遵义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吴高波如此说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南嘉禾:为2000余名一线战“疫”人员免费体检
下一篇:贵州黔东南: 发射300发人雨弹 10毫米冰雹化冰粒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