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4月21日电(记者骆晓飞、白玛央措)21日,青海省政府发布公告,经专项评估检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17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至此,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青海省贫困人口点多面广、贫困程度深,共有贫困县(市、区、行委)42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5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省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以青海省“1+8+10”政策体系为牵引,坚决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减贫成效逐年显现。
经过集中攻坚,履行退出程序,今年17个县(区)顺利退出,意味着青海省全部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实现了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合作社牧民在有机牧场内放牧(2015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摄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绣娘伊太荣西在互助县素隆姑刺绣产业基地内制作盘绣(2019年10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黑陶匠人闹吾措在制作传统藏式黑陶(2019年11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扶贫车间,当地牧民在加工氆氇(2020年4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慕家村青稞酒酿酒作坊的工人为游客打取酩馏酒(2019年3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这是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青青草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拍摄的牦牛(2020年4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吕秀莲在村里的酒作坊内给青稞撒酒曲(2019年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6年11月拍摄的脱贫前的青海互助县班彦村村貌(新华社记者吴刚摄),下图为2019年9月拍摄的互助县班彦新村村貌(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新华社发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李四索让(左)与张正月花在产业园里制作土族盘绣(2019年8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松树乡牙合移民新村,贫困户胡秀英(前)在新家的门口放鞭炮庆祝搬家(2017年1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祁连山生态牧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收拾帐篷宾馆(2019年6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移民新村村民才仁奶梅在展示一块未完工的玛尼石(2016年3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合作社牧民在有机牧场内劳作(2015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这是2019年6月21日拍摄的祁连山生态牧场一角(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牧民多杰才旦在合作社的牛棚里喂牛(2019年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藏刀匠人更求彭措在制作藏刀刀鞘(2019年1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青青草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地牧民在查看羊羔生长情况(2020年4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