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贵州讯(通讯员 周仁善 记者 刘鹏飞)“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这是2020年做好“六稳”和“六保”必须答好的一道重要考题,是解疫情冲击必须做好的答卷。黔南州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扛起使命,展开了一场“稳就业保就业”的攻坚战。
①稳就业,筑牢防线,当好就业“守卫者”
疫情之后,稳字当头。稳住就业底线,就是稳住社会之基。为做好“六稳”和“六保”,黔南州迅速出台《黔南州关于进一步做好促就业稳就业工作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等系列促就业稳就业工作办法措施,强化 “抓经济发展必须抓就业”意识,构建了横向贯通州直部门,纵向贯穿县乡村组的就业网络,层层压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稳就业工作格局,当好就业“守卫者”。
(群众在贵定县千亩金丝皇菊基地务工)
一是实施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成立驻外劳务协作站,黔广两地分别签订了《广州市•黔南州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黔南州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稳岗就业协议》,12县(市)分别与广州对口帮扶区(市)签订了稳岗就业协议,部分县(市)还与户籍人口务工相对集中城市浙江金华、安吉,江苏常州等地签订了稳岗协议。着力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加强农民工返岗就业引导。
二是创办扶贫车间,通过广州对口帮扶资金援建、人社就业扶贫资金扶持、引导农民返乡创业建厂、招引实力企业进驻等多形式、多渠道,为易地扶贫搬迁区群众量身订制就业平台, 创办扶贫车间127个,吸纳劳动力就业5071人;建有就业扶贫示范基地41个,吸纳劳动力就业15952人,让搬迁群众、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
三是成立劳务输出公司,目前全州成立县级13家劳务公司,镇级92家劳务公司,村级劳务合作社1105家,聚焦全州51.17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1.45万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14万边缘户,挖掘州内外就业岗位,落实稳岗责任,全力稳住“三类群体”劳动力就业基本盘。
②抢复工,政企联动,按下发展“快进键”
面对疫情,黔南州奋力抢企业复工复产,把“柔性服务”变为“硬核实招”,出台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十条政策措施”,建立“一对一”“多对一”服务工作机制,打出包车接、驻点招、网上聘、本地补“四连招”,保障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按下发展“快进键”。
(黔南州就业创业培训会)
一是发放稳岗补贴。成立县级干部服务专班,分片服务全州12县(市),围绕援企稳岗、保障企业用工、引导企业化危为机寻求发展。今年以来,黔南州落实阶段性减税降费、社会保险“减、免、缓”等惠企稳岗政策,累计为3343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709万元,促进7.87万企业职工稳定就业。
二是建立实训基地。鼓励培训机构、职业(技工)院校与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等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劳动者到“田间地头”、“基地公司” “生产一线”边生产、边学习、边提升。截至2020年5月末,黔南州已开展城乡职业技能培训2.0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1.84万人次,建档立卡及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1.58万人次。
③谋长远,化危为机,赢得创新发展“主动权”
稳住了就业、保住了就业,才能够克服危机、化危为机,黔南州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增加就业岗位,赢得创新发展“主动权”。紧紧抓住重大项目、产业升级加速地方经济发展之机,聚焦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六网会战”,扎实推进“千企改造” 等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升级带来的就业空间和容量提升,做好群众参加重大工业项目、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衔接服务,着力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
④重关怀,凝心聚力,做好就业“领航人”
(黔南州“抗击疫情援企稳岗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暨失业保险‘稳岗补贴’集中首发仪式)
黔南州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稳就业(劳务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主动“出击”,到江浙沪粤等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座谈会、签订劳务稳岗就业协议、组成务工护卫队、为“带头能人”颁发证书、看望在外务工人员等,凝心聚力,做好就业“领航人”,为未就业的务工人员找渠道找岗位,让抵达异乡的务工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