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甘肃讯(记者 刘延平)肃北夜晚,宾馆窗外,不时传入“呜呜……”的北风。
听起来,这风声是何其的熟悉,似乎在哪里曾经相识?!
仔细一想,原来是早在1996年,中国新报记者曾经帮扶贵州威宁的“西北利亚”——海拉时,就是这种声音,让自己永生难忘。
海拉,距离威宁县城最远,被称为威宁的“西北利亚”。记得,当年第一次去海拉的车上,一起坐车的现在毕节市委常委、黔西县委书记卢林(时任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还说,在海拉的女青年中,有这样一句话比较流行:小小车轮圆又圆,找哥要找驾驶员,不是图哥哥人才好,只图坐车不开钱。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出,海拉交通的不便以及年轻人对交通的渴盼。还据海拉当年的乡党委书记邹元亮介绍:威宁到海拉的公路第一次通车时,朴实好客的海拉老人首次见到小汽车,看着车眼睛很大,还以为这车像牛一样能吃许多草,几个老头就急忙跑去割了几背草背来喂车……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北县城,中国新报记者驻地,指南针上显示,海拔2180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地域辽阔,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早在先秦时代,肃北就有游牧民族活动。肃北共有天然草场467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4189万亩,占草原面积的89.5%。主要饲养的家畜有绒山羊、高山细毛羊、牦牛、马、骆驼等,各类牲畜25万多头(只)。年产绒毛近50万公斤,肉类125万公斤,畜产品以骆驼绒、山羊绒享有盛名。
寒冷的气候,超过2000米的海拔,幅员辽阔的高山荒漠草场,丰富的日照……这就难怪:昨天晚餐八十元一斤的黄焖羊肉,味道是特别的鲜美。
贵州威宁,草场不少,畜牧业也是相当的发达,闻名遐迩的威宁火腿,那可是非常理想的畜产品。曾经,中国新报记者徒弟李才武为了肯定威宁畜牧业,发表过一篇《南草更比北草绿》的通讯。当然,从这次大西北之行的实地考察来看,北草与南草,都各有特色,那可是一样的绿。
在海拉,乡政府所在地海拔近2500米,旁边有个歹嘞丫口,歹嘞,威宁人话就是狼的意思。当年,与毕节日报一起帮扶海拉的,还有毕节地区邮政局和威宁教育局。
入住海拉,每逢夜晚,夜深人静时,总有一种“呜呜……”的声音,让当年的记者极为胆寒。
一开始,还以为是狼嚎,所以即使想上厕所,一个人醒来也不敢出去,只好把和自己一起参与帮扶的毕节地区邮政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徐强兴也叫醒来,一起出去上。
慢慢的,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之后,才发现,“呜呜……”的声音,原来是因为风大,吹到电线杆子上,发出来的。
由于附近是狼出没过的地方,虽然知道“呜呜……”的声音不是狼嚎,但夜间上厕所时,一个人还是不敢起来,要么两人一道起,要么就忍着不起直到天亮。
肃北境内乡乡通公路,出入方便,改革开放以来,肃北县各族人民奋发图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奔小康,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实现小康的民族自治县。
而威宁,是到2020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推动下,在国家领导人、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威宁140多万人民的辛勤努力,才彻底摆脱了贫困。
当年在海拉,毕节日报一篇《威宁海拉乡孩子靠“抓阄”上学》的报道,掀开了中国西部新闻史上扶贫开发新的一页——
该文经毕节日报发表后,引起了《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和《贵州都市报》等全国20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
“抓阄入学”一文,为威宁海拉引来资金100多万元,数十位海拉教师得予前往深圳免费培训深造,毕节日报在当年的扶贫工作中得到毕节地委行署的先进表彰。
至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当年领导和参与组织报道的记者,如今都在干什么呢?当年亲自带头扶贫的毕节日报副总编刘群峰,“抓阄入学”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侧面奠定了他在毕节报业史上的江湖地位;参与策划的主任刘莹,如今已是贵州日报高级记者、农村部主任;亲手写稿发表的史锋,现在是毕节日报办公室主任。
夜幕过去,天亮起来,冬日里,在华夏大地,无论是大西南,亦或是大西北,晒在身上的阳光,都是和煦的;冬天的羊肉,味道也确实是同样出奇的美。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