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今天正式对外发布,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闻玉梅的指导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复旦大学医学院专业团队密切配合,已经从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并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株,这是上海首株分离的新型冠状病毒株,经进一步纯化、扩增和鉴定后,将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抗病毒药物研制和致病机理研究等提供重要的毒种资源。
科研人员正在BSL-3实验室工作(复旦大学提供)
复旦大学有关方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该校和上海市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实验室)第一时间准备材料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认可委申请开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实验活动资质,分别于1月30日、2月4日获得批准。在闻玉梅院士的指导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攻关团队密切配合,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挑选多例确认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用于实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攻关团队通过使用两种细胞系(vero-E6和Huh7细胞)接种样本,从一例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并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毒株,该毒株在细胞培养中扩增迅速,可得到较高滴度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病毒感染细胞显示典型冠状病毒样病变-合胞体。目前,实验室已基本完成该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参考基因组(EPI_ISL_402119, GISAID)相比,同源性大于99.9%。
有利于加速科研进展
闻玉梅院士表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分离出病毒株,可实时对病毒变异进行监测,开展药物筛选及抗体中和试验,大大加速抗新冠病毒的科研进展。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病毒感染的细胞呈现合胞体(复旦大学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与病毒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闻玉梅长期致力于冠状病毒的研究。她表示,近五十年来,冠状病毒一直都在。而应对一种新的病毒,防控是一方面,科研是另一方面,这两者缺一不可。防控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科研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基础。通过科研不仅可以产出有效的防控手段,如发现新药物、新疫苗,还可提高对其他传染病防治水平的基础。等疫情过去了,科研依然不能放松。
中国病毒研究世界领先
闻玉梅院士介绍,实际上中国的病毒研究水平可以说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次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分离出病毒株、找到诊断的方法、筛选出一些药物,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她说,当前包括上海团队在内的全国科研机构都在致力于新冠疫苗的研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
专家认为,在关注疫苗的同时,也应该研究相关抗体的性质与功能,中和抗体对重症病人的救治可能有重要的作用。她还指出,其实冠状病毒有多种,很多野生动物都携带冠状病毒。因此,建议今后要像监测流感病毒那样监测冠状病毒,定期监测它们他有没有变异。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