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广东讯(记者 曾洪斌 通讯员 刘小丽)“这是我今天的书写,你家孩子写了吗?”每天下午三点钟左右,五(七)班班主任梁依胜老师总会准时在微信群里面发出自己的练字成果,和家长及同学一块共勉,在班主任的亲自带领下,练字在班级形成一股强烈的热潮,孩子们你争我赶,纷纷把自己的成果晒到微信群里面,并互相点评及家长老师点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班主任亲自示范,让孩子们在浮躁的假期能够静下心来,一笔一划的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书法上,作为三鑫的一名学生家长,很感欣慰。
这个寒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每个人的心,也牵动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心学生的心。梁依胜老师从三鑫孩子们放假第二天就住进医院眼部动手术,当疫情来临,不顾个人眼部纱布未拆,亲自一个一个学生发信息打电话确认安危。天天关注着每位学生,正所谓师者父母心!当时的我正带着孩子没有任何警觉的在西双版纳旅游,收到梁老师电话之后才知道严重性,梁老师一天两个电话问询到哪里了?啥情况?没事就早点带孩子回家了,那一瞬间,感觉到了老师的责任心,因为眼睛伤未好,不好发信息,只好语音或者电话确定我们的状况,真是“人在病床心系学生”。“人在假期,但责任不放假”!!!
感触颇深的还有老师们在微信群里面监控孩子们假期的学习情况,从放寒假开始,梁老师就把《致家长一封信》发在微信群,他担心家长们在假期放松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规划的丰富多彩,有运动,有阅读,有家务,有社交等,方方面面,考虑详细周到。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假期就是孩子一个很长的业余时间,经过一个假期孩子们的变化会很大,有些变得更好,有些变差了。这其中的差异就是习惯的不同,老师们深知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为了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校合作,虽然放假,但是老师们依旧“离校不离岗”,每天在班级群里面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是否完成。不得不说英语潘海卡老师,每天早晨7点准时布置《英语口语100》的作业,并在下午五六点左右反馈孩子们做的情况并给以点评,作为一名家长,偶尔想偷点懒都不成。数学叶老师也不甘落后,每天在群里面询问孩子们的作业情况,并在网上给予解答。
假期不知不觉过了一半,虽然疫情让人们提心吊胆,宅在家里,但是孩子们的学习却红红火火,梁依胜老师每天会在群里面更新练字的视频,叶老师会上传下学期的微课,潘老师监督孩子们每天练习口语。一个假期在老师的监督下,足够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从一个班级我仿佛看到了三鑫的缩影,难怪这几年三鑫的口碑蒸蒸日上,家长们争先恐后想让孩子们进入三鑫,但是三鑫的学位却是千金难求!
梁依胜老師
在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公众号中无意看到一句话:“一切工作都源于使命,并与工作密切相关”。终于可以理解老师们能够“离校不离岗”,在假期能够依旧保持工作热情,孜孜不倦的发挥自己最大能量,温暖着疫情中家长的心,孩子们的心!
病毒最无情,三鑫暖人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南邵东市一中教师杨斌华专拣“肥差”
下一篇:长沙市教育局:一次不见面的机关干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