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亲历中国军队冬季训练·2020

2020
01/17
13:24
解放军报
分享

    原标题:亲历中国军队冬季训练·2020

    冲进风雪,体验“冻感”与“动感”

 1月13日,新疆军区某装甲团组织装甲装备进行冰雪地机动行军训练。

    铁甲轰鸣,枪声四起。1月9日,天山北麓,几辆坦克疾驰数百米后戛然而止,履带卷起的冰雪还在空中飞舞,子弹已经飞向目标……

    枪炮声中,“铁疙瘩”迎战“寒将军”

    “哒哒哒……”

    打完一梭子弹,新疆军区某装甲团坦克三连射击教练员邱杨远摘下工作帽,立即组织人员检靶。

    “一车,弹着点有些散,注意把握瞄准环节!”“二车注意不能猛击发!”邱杨远一边组织大家分析射击成绩,一边带领大家研究解决办法。

    “一次射击就得有一次进步。”邱杨远说,今年开训就开打,这已是他们新年度第3次组织实弹射击,大家的训练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以往装甲装备实弹射击,大多在夏秋季的野外驻训期间,冬天组织风险大、困难多,往往安排理论学习。‘猫冬’不出手,就难以得心应手。”这位入伍14年的老兵说着,下意识地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

    前年冬天,邱杨远所在车组参加上级考核,因为不掌握严寒条件下的射击要领,11个目标只打掉了6个。

    “你们看!”邱杨远顺手一指积雪覆盖的射击训练场,“甭管多冷,这一片的枪炮声就没断过。”

    “打仗不分季节,训练不看冷暖。”团政委徐东波说,这两年,他们将实弹射击延伸到各个季节,冬季弹药消耗总量比前几年增加了不少。

    “在训练中我们经受了严寒之苦,但射出的每一发弹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参数,面对恶劣环境我们现在底气很足。”随着一阵枪声响起,又一轮射击结束。邱杨远组织大家分析弹着点的同时,为每个射手播放现场录制的视频,挨个点评发射动作。

    邱杨远说,在模拟真实战场环境的同时,团里在实弹射击现场架设了摄像机,帮助大家及时收录训练信息,发现和解决训练问题,使全团实弹射击优良率比往年提高了20%。

    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坦克火炮实弹射击考核中,顶着凛冽的寒风,邱杨远打出54发53中的好成绩。

    摸透“老伙计”的脾性才能打得好

    第二轮射击刚刚结束,射手们就迅速跳下车向靶区跑去。邱杨远第一个冲到靶区,原原本本地描下弹着点位置,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记者感到好奇,正要上前询问,他却一头扎进了坦克里,趁着训练间隙调整瞄准位置,为下次射击作准备。

    “在不同环境下,武器装备性能发挥也不同,积累经验和数据对我们尤为重要。”说着话,邱杨远的眼神一刻也没离开自己的“老伙计”。

    那一年,邱杨远受命参加上级比武,在极限距离射击上出现失误,未能摧毁目标。

    痛定思痛,邱杨远带领全连射手探索极限射击要领,一本教材被翻得“散了架”,每页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心得。

    第三轮射击开始,发现目标的瞬间,射手罗维摁下发射按钮,机枪却没了动静。他探出身子熟练地打开机匣,确定底火没有被击发,立刻从备件箱中取出一根弹簧换上继续射击,准确命中目标。

    “机枪复进簧因为天气寒冷动力不够,以前碰到过。”记者对罗维处置突发情况展现出来的熟练功夫甚是惊讶,罗维却说,“早在去年,营里就把各类环境中武器装备常见故障排除当成了训练重点。”摸清了“老伙计”在冰雪天的脾气,才给了他足够信心。

    “哒哒哒……”又是一串子弹呼啸出膛,罗维对这次射击的成绩不太满意。“严寒条件下枪管过冷导致膛内压力不高,子弹初速低,需要修正。但是射击几次后,枪管发热,膛压恢复后,我忘记了再次修正。”

    “武器装备内部机件受冷收缩,战技性能异于平常,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教材上是没有具体数据参考的,要靠射手一枪一弹摸索出来。”罗维说。

    “温度过冷导致各部件间隙增大,容易造成子弹卡壳”“训练结束后要使用热柴油清理枪管内火药残渣”……罗维的挎包里藏着不少“秘籍”。

    这些宝贵的经验来得不容易!罗维告诉记者,教材提供的是基础技能,不能一劳永逸。在训练中不断思考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意外挑战。

    一次演习,罗维和战友们受领主攻任务,顶风冒雪向“敌”阵地发起冲击。一辆正在行进的坦克突然“趴窝”,被迫脱离战斗队形。战斗进程争分夺秒,等不及修理分队赶到。驾驶员大胆判断问题是由于天气寒冷油管耐压能力下降导致,果断进行应急处置,让坦克迅速重回战斗序列。

    学会借“敌人的脑子”想问题

    积雪已经没过小腿,坦克低吼着在山野间穿梭。本是一场伏击战,为何开着坦克转圈圈?邱杨远示意记者耐心等待。

    左绕右绕,坦克稳稳停在了树丛间。一名乘员立即翻出炮塔舱,经过一番忙活,树梢上蓬松的积雪抖落下来,不一会儿就盖满坦克。

    “还真是!”若不是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山野雪景中竟藏匿着一个“钢铁猛兽”。积雪除了能混淆视觉,还能降低车体温度,减少被敌方红外热成像仪发现的概率,可谓一举两得。

    “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邱杨远回忆起去年的一场红蓝对抗,他还没来得及打出一发炮弹,就因为暴露目标遭“敌”反坦克导弹打击。走下演训场,邱杨远“多了个心眼”,其他人研究怎么能打得中、打得准,他却琢磨起如何躲得过、藏得住。“别看有的办法土,效果却出其不意,能在战场上多争取一点先机都是好的。”

    矛与盾的较量似乎永远存在。听说下一轮射击是针对隐蔽靶标,征得射击指挥员同意,记者与上等兵杨多伟编在一组,体验“冻感”十足的车载武器射击。

    “敌”目标就潜伏在皑皑白雪中,要透过一片雪白找出白色的靶标,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看着记者瞪大眼睛,费力寻找,杨多伟提示了一下诀窍:“要先在脑子里揣摩‘敌人’的想法,假如你要在雪地伏击对手,你会藏在哪儿?”

    炮塔转了一大圈,在一片洼地中,终于发现了伺机而动的“敌人”,杨多伟迅速摁下发射按钮。

    杨多伟说:如今侦察技术手段更加多元,“眼力”越来越强。高技术装备使用起来固然方便快捷,但作战环境复杂多变,突发情况不可预测,学会借“敌人的脑子”想想问题,才能多一分胜算。

    雾落云迷,寒气上涌。记者告别邱杨远和他的战友们,耳畔传来渐行渐远的枪声,子弹呼啸出膛的景况仿佛还在眼前。

    融媒体报道

    AR看冬训,精彩享不停。解放军报、中国军网运用AR技术,开启您全新的“冬训之旅”。您只需打开最新版解放军报手机客户端,点击左上角AR图标,扫描版面带有AR标记的图文,即可通过AR独特的视角,查看视频、动画演示或更多相关报道。

    文字撰稿:魏 兵、李 蕾、程 雪、黄宗兴、李 康、奥 翔、胡 杰、李强强 视频制作:罗文璇、柯 军

    摄影摄像:刘 永、张 立、胡 杰、王 辉 VR特效:孙 浩 无人机航拍:马睿昭、 奥翔 3D动图:李 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走长征路系列报道之四:红军长征一占桐梓时间考证
下一篇:雪野砺兵,感受训练与实战的“温差”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