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讯(记者 唐海林 特约记者 徐梅生)他出身贫寒、一生戎马倥偬,因为证件遗失,转业地质队、以及告老还乡后,英雄曾“蒙尘”数十载;他读过私塾、参加抗美援朝,作为急救兵在战场上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幸亏两样“物件”,让那一段历史重现光芒。他叫曹仕福,85岁,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盔头村人。
过去,一个陶瓷杯子,两个纪念章,走到哪里老人都要随身带着,放在没人的家里,他不放心。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出门了,这些宝贝就用几层布包裹着,放在箱子底。
2020年3月11日,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记者近距离对老人进行了探访。
沿“合铜路”103省道直下进入泥河镇,步入一条干净的水泥路便能直达老人的家,进门就看到“光荣人家”的牌子挂在门头,堂屋的墙上贴满了各样的烈军属年画。老人白净净的,气色很好,身子也不佝偻,还健谈着,看上去远小于实际年龄。“那时候我们庐江上抗美援朝战场的几千人,我是普普通通人中的一员,不值得宣传。”老人说。
曹仕福于1935年出生在胡岗村,母亲34岁病逝,父亲在大户家打长工21年,他读过私塾,上面还有个哥哥,家境十分贫寒。印象中他的父亲夏天没一件衣服穿,只在腰间围一条四、五尺长的大毛巾。1952年12月,他因烧水破柴误撞断了人家的秤杆,赔偿了二石米,因此遭到父亲的责骂,一气之下,在1953年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25军211团12连的一名急救兵。1953年7月11日,他作为新兵,被补充到志愿军队伍中,上了朝鲜战场,参加了元山战役。“只要不受伤,就一直坚持在山上参战,吃的只是压缩饼干和荞面。我们听过忆苦思甜大会,参加过‘三视’(仇视、歧视、蔑视)教育,还写过血书,再艰苦,我们都能承受!”曹仕福说。
“印象最深刻的是7月18日的那天,敌人的32口径的马克沁重机枪太厉害了,我那天背了8个伤员送到战壕交给担架连,听说还死了3人。”曹仕福捋起自己右腰一侧的衣服,指头一块凸起的疱块说,这是那天背伤员时被一块炮弹震起的大石头砸中导致的。右边胳膊上子弹擦过的疤痕现在几乎看不出了。
曹仕福比划着怎么敬礼,怎么救人,怎么低姿匍匐前进,言谈举止中,肢体动作显得很有力,脸上也没了岁月的痕迹。他仿佛沉浸在到去的岁月中……
“担架连在抬伤员越过封锁线时讲的是速度,坦克炮一声响,炮弹就到了身边。这场战争足足打了半个多月,至27日晚21时才全面停火。”
“接下来是修了几个月的战壕,我们用麻袋装满石头,从山下往山上拖,1954年4月份,我吐了血,没了力气,才被送到团卫生队,后来辗转送到志愿军第七大站,做了X光,发现右肺有黑点。”
1955年1月,曹仕福转业至华东局321地质队。后也因成家等诸多因素,于1962年6月回老家支持农业生产。“许多证件都丢失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陶瓷杯子和两个纪念章了,有人曾出2000元买我的纪念章,我哪啥得卖?”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曹仕福笑着说。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