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蒙渡大桥,位于今川黔公路210国道(原黔川路271K)处,北距现蒙渡大桥(蒙渡摩崖石刻处)664米。川黔公路桐梓段既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围剿”中央红军历史见证,又是一条重要的抗战公路,它是滇缅公路的延伸,是盟国援华物资到达重庆的唯一通道。
原蒙渡大桥为七孔石拱桥,系沙石料加工砌成,1963年5月20日,特大暴雨袭击新站,洪水冲击大桥,毁灭六孔,现存一孔,“蒙渡大桥”为楷书繁体,现仅存“桥”字。
1926年,周西成主黔政,采纳原省长卢焘建议设立路政局,创建公路,并制订《贵州省马路计划大纲》,指导全省公路建设。主政三年,修通贵阳至黄果树、贵阳至桐梓两段公路共360公里长。
1927年,周西成从香港购进美制雪佛兰牌七座轿车,并出告示: “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若不守规则,压死无告处。”
1929年夏天,周西成战亡后,毛光翔、王家烈先后继主黔政,仍按《大纲》修建公路。桐梓系主政贵州十年,共修通公路955公里。
川黔公路原称黔川公路、贵赤公路,也叫贵北路,为贵州通往重庆、四川的主要干道,由贵阳、扎佐、息烽、遵义、桐梓、沙滩至赤水。1926年底前,在贵阳、修文、息烽、遵义、桐梓分别开工。1928年仅可通车至桐梓。
1929年秋,毛光翔继任省主席后,因经费困难,筑路面广,成路率低。1930年1月24日,省府17次常务会议决议制定“先完成贵南路,兼顾贵北路”的方针,并与四lll督办刘湘联系,两省分别勘测桐渝段线路,拟绕道温水接赶水以达重庆。直到1931年春,经重勘桐梓至赶水间的比较线后,才选定由桐梓经新站、松坎在崇溪河衔接的方案较为经济合理,贵赤公路即由桐梓起,改走松坎以达重庆,除凉风垭口至山坡段外,基本上是现今川黔公路。
桐梓至崇溪河段勘定后,于1931年11月16日动工,征调桐梓、遵义、绥阳、正安四县民工修筑桐梓至松坎路段。到1933年3月,只完成桐梓至松坎段工程量的60%。1934年11月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围剿”红军,电令川黔公路未完工程限半年完成通车,行营拔款助修和严令督限,1935年夏草率抢通。6月20日,川黔两省车辆可以直接通驶。蒙渡大桥位于黔川路K271公里处,孔径为3~10.5、2~4.6米,桥长58米,载重15吨,净宽7米,该桥于1941年建成。
由于桐梓县境内地势险峻,娄山关、花秋坪、青杠哨、酒店垭等处因修建时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工程质量较差,多未达到规定标准。
通车不久,连降5天大雨,冲段桐梓至松坎段路基百余处以及三岔河桥,交通中断。
1935年7月18日,重庆行营电令黔省从速整修,于是除派民工抢修外,由五十四师负责路面滚压、补修。
1936年1月,成立整修黔川路工程处领导施工,下设31个工区,翻修路面,整理路基,改善陡坡,增添排水设备,架设全线电话,设置标志,并办理花秋坪改筑新线等。
花秋坪旧线最大纵坡14%以上,路面狭窄,靠山临岩,异常险峻,加上海拔高地段长,冬季冰冻及浓雾影响行车安全。1938年9月,花秋坪改线完工,共改线18公里,新线较旧线缩短1公里,纵坡在10%以下,路基一般为7.5米,临岩险路及冰冻、浓雾地段缩短,行车条件比以前好。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贵州,国民党溃军将山坡桥炸毁。当月23日,桐梓解放。贵州省支援前线司令部抢修委员会主持抢修,年底以便桥便道方式抢修建车。
1963年5月30日,川黔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桐梓新站一带水毁最烈,蒙渡大桥、庄子大桥被冲毁,路基冲没数段,9月以便桥便道将川黔线抢通,山坡、过路塘、庄子桥三段改线长2公里逐渐修复。
1965年6月,在黔川线271K十664米处蒙渡摩崖石刻上端修建的蒙渡大桥重新建成,为一孔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桥,参照苏联UA一人型设计,采取常备桁式钢拱架,孔径1~55米,桥长71米,载重汽一10,拖一60,是贵州当时最大跨径的料石拱桥,水毁创伤整治完毕,川黔公路正常通车。
(特约记者 张宗荣 记者 李学强 整理报道)
参考资料:《贵州省志》、《交通志》、《贵州公路史》、《民国桐梓县概况》、《三年来之西南公路》、《抗战四年来之贵州公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红一军团桐梓“新站进攻战斗”之谜
下一篇:西藏军区组织多场实兵实弹跨昼夜演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