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湖南古代交通史》(史前至清末)正式出版

2020
09/29
09:57
中国新报
分享

 

        中国新报(特约记者 邹立新)近日,蒋响元著作《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湖南古代交通史》(史前至清末)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上溯人类起源、扩散和迁徙,下迄近代交通发轫,从旧石器时代栖息洞庭之野的原始人、潇湘之滨的现代人,新石器时代分布三湘四水的三苗、百濮、扬越、荆蛮等土著,到华夏民族和楚人南下、中原人民南迁、交趾胡人内徙、巴蜀流民寓湘以及“江西填湖广”等客居族群,结合社会变迁和王朝更替,描绘了历代先民“披山通道”、改造自然的艰辛和智慧,讲述了数十万年来湖湘文明演进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进程,填补了湖南地方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交通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人类之历史,始终是不得不和产业史与交通史关联着,而被研究、被整理。”湖南地处南北要冲,交通历史源远流长。道县福岩洞人牙化石(12~8万年前)证明,东亚最早的现代人(Modern humans--解剖学意义上)出现在湘江上游,他们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新石器时代,玉蟾岩稻作和制陶、彭头山刻符文字、八十垱环壕、城头山城池以及高庙宗教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是湖湘先民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八十垱环壕发掘也意味着,有考古材料验证、中国最早的人工梁桥出现在澧阳平原,是桥梁技术史上一个划时代事件。

 

        人类早期交通选择,大致遵循“沿河推进,寻隘拓展”原则。中国古代疆域形成、扩大与巩固的过程,也是交通网络建立、扩展和完善的过程。约5000年前开始,黄河流域先民向南扩张,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虞舜、夏禹,皆有在湘活动传说。随着中原文化南渐,沅湘土著族群逐步融入华夏文明体系。

 

 

独木舟制作示意图

 

        长沙出土“蜻蜒眼式”琉璃珠,和西亚发现琉璃珠纹饰类似;俄罗斯阿尔泰出土公元前五世纪刺绣纹样,与烈士公园楚墓发掘织品相近。这些发现,堪可改变丝绸之路始于汉的传统认知,显示最晚春秋就有一条湘水、长江往来中亚的商道,长沙是丝绸之路重要起点。

 

        “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阶段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马镫和高鞍桥马鞍问世,是马具成熟重要标志,也是古代军事史、交通史上重大事件。意味深长的是,世界上最早的马镫出现在并非骑乘发源地的长沙晋墓。洪江出土秦汉骑俑,改变了高鞍桥马鞍始于晋代的传统认知,也解释了西汉何以成就横扫匈奴数千里、使其“妇女无颜色”的大将霍去病,东汉何以涌现吕布、赵云等一众马背英雄。

   

长沙晋墓出土世界上最早的单镫骑俑(左)

 

洪江出土配高桥马鞍的西汉骑俑(右)

 

        受军事、政治等因素影响,湖南交通代有兴废。至清中期,驿道网络臻于完备,内河航运“水道环通,指顾可航”, 最终形成“岭表滇黔,必道湘沅”的古代交通格局。

 

 

清代湖南驿道示意图

 

        《湖南古代交通史》以重大事件为线索,运用传世文献和考古成果,修订或补充了《史记》《湖南省志·地理志》《湖南经济通史·古代卷》《中国古代航运史》《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等著作相关表述;探索了人类起源、扩散和文化传播路线;阐述了中亚丝绸之路早于春秋、南方丝绸之路不晚于战国且长沙是上述商道重要起点的观点;还原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秦始皇“南至苍梧”真相;考证了经由沅湘的“长沙鳖”贡输、鄂君贩运、秦征百越、汉克南越、马援克交趾、伐五溪蛮路线,“青铜之路”、“陶瓷之路”、“茶叶之路”及“衣冠南渡”“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三丁抽一上云南”线路,军马纲运、楠木贡运、米谷漕运、公私盐运、铜铅官运线路;梳理了道路、舟车、邮驿、港埠及船帮、萝业兴衰轨迹……堪称一幅展示中华文明演化进程的壮美画卷,一部反映湖湘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奋斗历程的绚丽诗篇。

 

        全书洋洋80万字、150余幅图表,逻辑体系严密,文字表述流畅,资料引证丰富,观点新颖独到。融合历史、地理、交通、邮驿等学科的各历史时期湖南交通地理图,尤具学术价值,标注的山脉、河流、驿道、特种道(盐道、御祭道、烟银特道)等元素,丰富了《中国历史地图集》有关内容。正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史组成员王子今教授为该书做序时所言,“《湖南古代交通史》(史前至清末)作为一部区域交通史成果,即以省为空间单位进行交通史论述、有特色的学术专著,其研究具有值得赞赏的开拓性意义;对于以往交通史论著的学术超越,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蒋响元是交通史专家,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史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曾编著《湖南古代交通遗存》、总纂《湖南省志·交通志》、编审《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实录》等著作。自2014年5月启动古代交通史研究,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应邀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做相关讲座,其中,《湖南桥梁的前世今生》同步上传一直播,3天内阅读量突破1.4万次,中国交通报、潇湘晨报等做了专门报道,直接促成2019年度全国古桥学术会议在湘召开,凸显了人们对“我从哪里来”的浓厚兴趣,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27届图博会举办精品出版物展 近2000种优秀图书亮相
下一篇:中秋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