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佐星哥,你一路走好……

2020
07/17
14:02
中国新报
分享

 

        中国新报贵州讯(记者 刘延平 特邀记者 李新春)突然从朋友圈目睹毕节商界昔日好友佐星哥已经去世的消息,中国新报记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还是毕节日报记者的自己,因爱好经济新闻曾与佐星哥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国新报记者的大脑里展开了深深的思索。
         

 

        佐星哥,真名朱佐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首先是记者的采访对象,在毕节日报综合版头条,记者曾发表了《浩瀚锌海一颗星——威宁星海锌厂厂长朱佐星》。
       

        后来,记者和佐星哥成为朋友后,是佐星哥带记者杀入了商海的大潮:还记得,当时记者带家乡杨家湾一个叫谭学思的炼锌老板前往威宁,跟佐星哥购买了一大车锌灰,得到的中间费远远超过一个月工资。
         

        从此,初尝商界甜头的记者,就开始对做生意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今天,中国新报记者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佐星哥追记:共同追思和缅怀他曲折坎坷又充满传奇的一生,是为了告慰亡灵,勉励子孙,永远铭记他的慈爱与仁心,在今后的工作、事业和家庭生活中勤俭持家、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朱佐星的一生,是敢于向命运抗争的一生,也是勇于奋进的一生,更是对社会、对家庭、对亲戚、对朋友充满温情和关爱的一生。           
       

        今天,中国新报记者以此寄托哀思,追思他的仁爱与宽厚,善良与爽朗,责任与担当,虽然他的突然辞世,让我们深感切肤的悲痛与惋惜,但是回顾他那辉煌且有成就的一生,仍然让我们感到无限的自豪与荣光,值得大家的怀念与铭记,好人佐星已然离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萦绕在大家的心里,并没有走远,依然还在冥冥之中关爱着儿孙们前行的背影。
       

        朱佐星同志,男,汉族,贵州省毕节市人,生于公元1955年12月14日,2020年7日1日晚7点28分不幸辞世,享年65岁。朱佐星与樊焕荣结发为妻,一生不离不弃,夫唱妻随,相夫教子,一家人团结和睦,恩爱如膝。养育有一子朱阁,一女朱沛桦,儿子已成家立业,女儿已大学毕业,儿媳林露贤德慈孝,孙子朱恒睿乖巧聪慧。特别应该铭记的是,朱佐星在世的时候,对家人、亲戚与朋友始终如一,关爱倍至,拥有大爱无疆的胸襟和情怀,更懂孝敬父母和岳父母,爱护关心朱家和樊家的兄弟姐妹,也非常珍惜毕节和金沙的血肉亲情。
       

         幼年时,因家庭变故,朱佐星的父亲朱影寻于1969年12月某日因心脏病辞世后,只读过小学几年级的他,就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与社会的责任,那年他仅15岁,无奈放弃了读书求学,并在1970年12月招工进入毕节地区农机厂当学徒,当时身高还没有操作的机床高,只能用沙袋垫脚才能操作,工作后,他勤奋好学,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很快成为了岗位技术能手,被选送毕节军分区枪械所带徒弟,为学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1973年7月。他以共青团员的身份,参加毕节地区党代会,担任会务组服务工作。1975年工作5年后,他从学徒工升为二级熟练工,工资升至45.5元,并与大姐朱佐群一起帮助无业母亲,抚养三弟朱东升、四妹朱佐英、五妹朱佐翔,让他们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其弟朱东升也在知青期间,报名应征入伍,并与哥哥一起,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朱佐星一生遭遇过少年丧父、中年丧母等许多人生的坎坷与挫折,但凭着坚强的毅力,经过部队的培养和锻炼,自幼聪慧的他,硬是磨砺出了吃苦耐劳、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刚毅性格。在自己几十年风雨人生的道路上,锻就了一股越挫越勇的韧性,为自己后来的人生书写出一段段光荣而传奇的岁月故事。
       

         1975年的冬天,为了感恩社会,报孝国家,投身国防,他毅然参军入伍到了四川铜梁,义务服兵役,每月只有微薄的一点津贴,他依然节约出一些钱,寄回家里,帮助母亲李富碧贴补家里日常的生活开支。
         

        回首人生岁月,他学徒时,总能得到师傅和领导的赞誉,当兵后,则是部队首长和战友眼中,铁骨铮铮的一位好兵,并被部队选拔成为了驾驶兵,并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了三等功。
         

        军旅生涯,是朱佐星同志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段人生经历。在四川铜梁,他所在的13军56028部队系37师109红军团,为了保卫祖国边疆,响应中央军委号召,奔赴云南河口待令,并于1979年2月17日出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他所在的英雄部队是负责西线的主战功勋部队,打进了越南的沙坝、高坪、老街、柑糖等重镇地区,他是代理车管助理员,完成了保障汽车运输的艰巨光荣使命任务。在摧毁越军柑糖地区的导弹基地,把导弹运回中国途中,朱佐星不幸腰部受伤,仍坚持不下战场,与战友一起经历着血与火的死亡考验。在一次部队转移途中,他们的汽车连深入一个小山村休整时,疲惫的战友们躺下休息时,他敏锐地从墙上的镜子反光里,看到村子外的芭蕉树丛有异动,就唤醒大家迅速撤离,瞬间敌人的迫击炮弹,就落入到小山村里,是他的机敏与勇敢,救了全连的战友,回国后,他把这面镜子爱惜地收藏着,这面镜子就像人生的一个附身符。后来,部队奉命撤退途中,他因出色完成任务,将战利品运回祖国,而荣立了个人三等功。他因腰伤在军队医院疗伤期间,还帮助护士照看重伤的战友,为他们输血。退伍时,部队要为他办军残证,他说,就不给部队添麻烦了,还豪迈的说,怕回到家乡找不到媳妇,实际上是他主动放弃了伤残补贴的待遇,这是经历生死考验后的一种大无畏精神的体现,更是一名军人的品德与血性。
         

        1980年退伍后,他回到故乡,来到贵州省毕节地区物资局工作,又从一般工作人员做起,由于工作敬业能干,被升任为金属回收公司副经理。下岗后,他于1993年开始,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变卖家产、多方筹资,在威宁自治县创办了威宁星海锌厂,转身成为了一名市场经济的弄潮人,企业一度红红火火,除解决当地一些人的就业外,还为家族里的一些人解决了就业困难,解决了20多名下岗人员再就业,时任毕节日报记者的自己采写了关于他事迹的人物通讯,发表在《毕节日报》“综合新闻”头条上。他还多次受到毕节地区税务部门表彰,被授予税收大户的荣誉称号,获得了贵州省优秀企业家称号,并在2005年12月当选为毕节地区个体私人企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
         

        后来,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朱佐星倾注心力创办的星海锌厂,也开始步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作为军人出身的他,仍不气馁,又探索性的进行了企业转型,先后在威宁创办了一家磷肥厂,在织金创办了一家铁厂,终因在市场的冲击下,又对政策了解不透,故在毕节取消重污染“五小企业”的整治中,与当年火热一时的毕节地区众多企业一样,走向了人生的低谷。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商海中搏浪前行的朱佐星,终于可以以一颗平常心,安静下来,因为,进入暮年人生的他,禅悟出一个人生哲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没有时间与空间再次拼搏,便潜心抚育儿女,为家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之事,对此大家都是有口皆碑的。
       

        噩耗传来,族人万分悲痛,只愿他的灵魂永存,一路走好,希望他博爱人心,宽以待人,善良仁慈,拼搏前行的优良品质,继续烛照儿孙,赐福宗亲,誉满族人,光耀祖宗,流芳千古!
       ‘

        最后,感谢各位读者,共同追思和缅怀佐星哥的岁月人生,再次沉痛悼念朱佐星同志,愿他天堂安好,再无痛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传承优良家风 勇担报国使命
下一篇:辛识平: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