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中文网

导航菜单

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召开

2020
11/14
19:41
中国日报网
分享

中国日报网11月14日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中指出,“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11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和28个省、市、自治区,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11个国家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近600人参加本次国际论坛。

论坛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开幕式发表了特邀演讲。他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需求升级是大趋势。必须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好大国经济超大市场规模,释放巨大而持久的动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塑造新优势。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更多采用改革的办法,打通制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良性循环的阻碍,使各项改革有利于激发整体效应,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率先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谢伏瞻指出,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期战略中,通过找准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充分发挥高水平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功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定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可为。一是在坚持扩大内需中大有可为;二是在有序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开放中大有可为;三是在建设国际一流人才的高地中大有可为。

论坛现场

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应邀发表了视频致辞。他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各国面临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通过刺激实现经济复苏与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三者之间的艰难抉择,根本出路在于坚持多边主义、坚持自由贸易、深化国际合作。他认为,中国的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全球化至关重要,一是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在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沈丹阳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沈丹阳代表海南省人民政府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目的是将海南打造成为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狠抓自贸港各项政策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大力推进六个自由化便利化;二是实行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三是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四是为投资者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发表了开幕式书面致辞。他指出,为应对全球形势变化,中国作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推进新形势下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导。第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依托,打造互利共赢新动能。第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国际竞争新格局。第三,以扩大开放为引领,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商业银行要不忘初心、主动担当,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服务创新,全面助力高水平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提升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重点领域服务质效,助力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和扩大内需。二是提升科技金融支持水平,助力科技创新发展。三是提升跨境金融发展能力,助力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在致辞中提出要阐释好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大逻辑”。他认为,这个大逻辑,首先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逻辑,是“两个大局”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新篇章。其次,这个大逻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一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三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新发展格局”是针对我国发展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发展环境条件深刻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整体性重大战略部署,指明了中国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谋求发展、实现发展的战略方向。要进一步加强阐释,一是讲清楚这是顺应发展规律发展要求的新格局;二是讲清楚这是坚持改革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指出,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开放,高水平的开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高水平开放是要由商品和要素流动性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要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开放转型。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要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此外,高水平的开放有赖于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需要处理好与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国际体系的关系;要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进入发展新阶段,中国高水平开放有着其鲜明的特征: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以推动自由贸易进程为战略目标;以服务贸易发展为重大任务;以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为重要突破;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特点;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为重要保障。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推进高水平开放。14亿人口的巨大内需潜力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础,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基本导向。此外,14亿人口的内需大市场是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迟福林指出,要以制度型开放与制度性变革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十四五”时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需要在服务业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和制度性变革上实现重大突破,需要深化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的深层次市场化改革。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坚定不移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将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本次论坛开设“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十四五’: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讨论单元,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初冬里的南通博物苑
下一篇:第一现场丨万里长江万里情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