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贵州讯(记者 刘延平)2020年12月6日,天寒地冻,高处的天空中飘着雪花,行人不多,路面上冷飕飕的,在中国贵州大方牛场,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人们沉浸的悲痛之中,纷纷自发地赶到牛场街上,送乡亲们心爱的老所长、共产党员、累倒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第七次人口普查路上的杜世顺同志最后一程……
大方牛场是一块风水宝地,三面环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这里的人们普遍重视教育,北大清华人才荟萃,这里是“拉开中国西部地区大开发序幕”的地方,当年建设的国家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洪家渡水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支嘎阿鲁湖,将牛场三面环抱。
历史上,在贵州的周氏发展中,牛场曾出过陆军中将,当年形成的周雨生墓地,如今已是毕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得贵州省水利厅胡克铨老处长,谈到牛场时,也曾给中国新报记者这样介绍:“牛场是一个好地方,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毕节撤地设市,甚至都可以搬到这里。”这足可见牛场地位之重要、地理位置之优越。
今年57岁的杜世顺同志,于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28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曾任牛场苗族彝族乡财政所长十五年,是牛场人心目中多年的老所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路上,被病痛折磨着的他,来不及休息、来不及住院、来不及退休、来不及请假、甚至来不及看他刚刚满两个月的孙儿一眼,就于2020年11月27日凌晨五点,合上了他的双眼……
他怀包里随时揣着一个放大镜……
杜世顺同志曾在大方坡脚读过高中,后进入毕节财经干校学习,他勤奋好学,学习认真,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在牛场苗族彝族乡财政所所长的岗位上,他细心理财,强化管理,一干就是十五年,曾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财政所长称号,为牛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后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杜世顺的身体出现了状况,患上了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组织上把他调整到乡扶贫办和村里工作。
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尽管杜世顺身体每况愈下,但他仍然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在国家打赢脱贫攻坚的路上,杜世顺负责包立新村,今年又调整到方井村,并亲自帮扶了14户人家。
方井村是个小村,有334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9户590人,主要产业有烤烟、魔芋和辣椒,如今人均收入已达6500元,全部摆脱了贫困,目前正处在巩固脱贫成果阶段。
35岁的方井村支书李光俊接受中国新报记者采访时说:老所长包方井村,我们非常熟悉,他分管环境整治工作,对工作细心,我每天下村,几乎都看见他在打扫卫生,前前后后都是他做,卫生他统一管理,他既是包组干部,又是第七次人口普查员,工作很忙。
杜世顺眼睛视力不好,身体差,李光俊建议他赶紧请假住院,他回答:“手机信息留的是我的,我去住院了,走了,手机带走,你们怎么录入人口普查需要的信息?我再坚持几天,加班做完再说!”
就在杜世顺离开的头天中午,他还下村加班到十二点过,因为他视力下降严重,看信息困难,同事雷忠荣还与他一起录人口普查信息……
通过现场录下的视频,中国新报记者看到:在村门口,杜世顺同志蹲着,借着太阳的光线,他在认真地录入人口普查的一个个关键信息。
由于视力不好,杜世顺怀包里随时揣着一个放大镜,这是他的随身之物,更是牛场乡干部群众心目中对老所长的特别印象。
“我是有准备的,床铺都霸在堂屋里了……”
牛场苗族彝族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乡长王洪贵说:老杜的工作,按任务是帮扶九组村民,他平常工作认真细致,年纪在这个村是最大,身体不好,经常吃药,但仍然是尽心尽力的完成工作。他眼睛不好,连开车通过进村路口时,他都总是走过了又倒回来。他是老同志,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帮扶农户,环境卫生提升,一户一档,按安排完成。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
立新村支书刘德跃说:老杜帮扶救助的有14户人家63人,这些人家已经摆脱了贫困,但他走了。作为老同志的他,星期一至四都还在我们村里的呀,他走得太突然了。
立新村有448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0%。刘德跃身有体会,经常在一起工作,老所长非常负责,通常早上七点就到村里,一天两头摸黑,生病没请假,坚持工作。老所长一来,就总是安排大家的早餐问题,这回他走了,大伙的早餐以后还不知道咋整呢?!
老杜的工作得到所有成员的肯定和认可,尽管他疾病缠身,视力不好,但各种资料做得认真细致。他特别勤快,算是九组向导。贫困户周悦恩家,他还垫付了三十元新增人口的合作医疗,2018年吴如平家的临时救助,也是他垫交的。
当杜世顺帮扶的贫困户周成忠听到他走的消息时,不禁噙着泪水说:我都还不知道呢?我看着他都还很的,几天前来我家,贴牌、核算、与我聊天、教我致富,他怎么就走了呢?
在村里工作,平时吃饭,就在村里,有时老所长说辛辣,他就回家吃,吃清淡点。
曾有乡领导喊老所长注意身体,不要硬撑,该住院治疗就去住院治疗,老所长甚至打趣说:“我还有几年才退休,没什么大问题,请领导放心,我是有准备的,床铺都霸在堂屋里了……”
“孙子刚满两月,本来是要带来见爷爷的,结果……”
杜世顺今年57岁,因为病情严重,本来他是可以提前几年申请病退了的,他之前任牛场财政所长,后为财政分局局长,再后来到扶贫办工作,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了。
就在他去世的头一天,在贵州铜仁市思南县平安保险公司工作的儿子杜雨生还和他通过电话,催他赶紧办退休手续,早点休息。电话那头,他还说:不,没几年了,还不能退休,休息了对不起国家的栽培,对不起脱贫攻坚伟业,对不起正在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我一定要坚持干到退休!
结果,就在11月26日,上午还工作着的杜世顺,下午下村途中,却突发脑淤血,前后没有多少个小时,当天的请假也还未得到批准,人送到大方医院,医生说没有抢救的必要了,家属就将他拉回了牛场。
在思南工作的儿子杜雨生闻讯后,立即驱车七小时赶来,到牛场时已是27日深夜凌晨三点。
“我到时,父亲已经不能说话,我一言未得,他连后事都没有来得及交代,还没得两个小时,他就走了,那是27日凌晨五点左右,我看着他太难过,只见他自己用力把插在嘴里的氧气插头吐出来,结果不到一分钟,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
33岁的杜雨生,13岁就在外读书,中北大学毕业后,在贵阳平安保险公司工作。五年后,公司派他到铜仁市思南县工作,思南与大方两地,一东一西,相隔较远,一年回大方牛场也就三、四次,过年,清明节,或者亲戚过世等才能回家。
“我是去年才结婚的,今年孩子出生,刚满两个月,本来是要带来见爷爷的,结果父亲这一走,自然就永远见不到了。”
“别开玩笑,真是工作上的事要找他……”
老所长妻子尚荣先,今年55岁,彝族,是典型的农村传统妇女,身体也不硬朗,在家种地喂猪,有风湿病、肩颈炎等。
就在老所长去世的第二天早上,老所长的电话突然响起,是联系方井村的乡领导打来的,一连打了三个电话,心情难过、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的尚荣先起先也未接。
到第四个电话时,尚荣先接了,问“找谁?我是尚荣先。”
对方说:这是杜世顺电话,怎么在你手里,快找杜四顺,有重要事安排他办!
尚荣先回答:“他死了!”
对方说:死了,别开玩笑,真是工作上的事要找他,快让他接电话,不接我要找你麻烦!
“他真的死了……”说着,尚荣先呜咽起来。
采访接近尾声,中国新报记者拜见了牛场苗族彝族乡党委书记李玉松,谈及老所长过世的事时,李书记颇感慨地说:老所长的事迹很感人,是正能量,值得弘扬,他的精神值得学习,我们牛场就是需要更多的像老所长这样尽职尽责的优秀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下一篇:彰显公仆本色 书写“最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