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已过,春色阑珊。
当前正值茶园管理的关键时期。天刚放亮,庐江县万山镇卅埠村赵老组的脱贫户朱吉友就早早起床,来到村头的山坡上,用手中的剪刀剪去茶树顶端长短不一的枝叶。
在朱吉友走过的地方,修剪后的茶园呈现出整整齐齐、绿意盎然的景象。
“只有做好茶树的春管工作,才能确保茶叶长得好、产量高。”对于朱吉友来说,多亏这些茶树,给自家带来了接踵而来的喜事。
朱吉友原本也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庭,早些年,他在当地建筑工地打工,妻子在家种几亩地,生活不算富裕,日子却也过得无忧无虑。然而一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2015年5月,朱吉友和妻子骑着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车祸,两人身受重伤,都被评定为二级伤残,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和一个在读书儿子,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
手术后,朱吉友逐渐恢复了生活能力,但平时只能干些轻活,妻子腿部骨折无法正常行走,日子过得比较拮据。当年底,他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怎么让家庭走出困境?朱吉友绞尽脑汁。“生活的转机就出现在2016年。”他感慨地说。
卅埠村是万山镇茶叶的主产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绝大部分农民都以种茶或加工茶为生,那时候庐江也规划在全县建设10万亩标准化茶叶基地。为了使朱吉友一家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帮扶人员几经商议,敲定方案,决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他种植优质茶脱贫致富。
于是,这些年,朱吉友陆陆续续流转了96亩荒山荒坡,走上发展茶叶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
也正是这片“小叶子”,让朱吉友顺利摘下了“穷帽子”,奔上“富路子”。“打种茶叶开始,我家喜事一桩接一桩,好多年没过这么舒心的日子了。”他笑得合不拢嘴。
朱吉友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他家今年迎来的“三桩”喜事,且桩桩都有含金量。
朱吉友家“三桩”喜事中,“第一桩”就是获得了发展标准化茶园的补贴。他的茶园全面通过验收,并经庐江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组复核后,按照“茶园补贴办法”规定标准,在年初9.4万元的奖补资金拿到手。
朱吉友家的“第二桩”喜事,就是收到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赔款。今年元月,庐江县出现持续低温冻害天气,导致茶园大面积受损,镇村干部帮他及时办理理赔手续,他银行卡又多了保险公司3000元的赔款。
朱吉友家的“第三桩”喜事,就是茶叶种植已经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尽管今春是首次开园,但无论从采摘、制作还是销售,由于乡村振兴工作队“一对一”精准对接,全程跟踪服务,还是净赚了3多万元。
朱吉友动情地说:“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各级干部的关怀,我家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日子。”
从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到茶叶种植甩穷帽,再到增收致富奔小康,朱吉友感触最深,他说,自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是当地党员干部用情用心用力一点一滴换来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建党100周年。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庐江县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用实际行动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庐江县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成立了229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一线为民服务”,全县554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手,打通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万山镇副镇长邓娟语气坚定地说,他们要静下心来办实事,俯下身来做好事,狠下力来解难事,用“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幸福指数”,将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一件一件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央一号文件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力棒’的历史性交接,指明了工作重点和实践路径。”邓娟表示,接下来,万山镇将对像朱吉友这样的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春天的阳光洒落在朱吉友爬满皱纹的笑脸上。他知道,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他家还会有更多的喜事接连发生…… (赵德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沙洋供电:青年优服务 护好村民“钱袋子”
下一篇:制作“小勋章”送给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