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记怒江美丽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健

2021
05/06
16:49
光明日报
分享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如今的中国大地上,一座座钢铁大桥正穿越崇山峻岭、横跨江河湖海,让人们享受着交通便利带来的美好生活。而这些卓越的成绩,离不开一位位桥梁工作者的艰辛付出。80后彝族青年马健,就是其中的一员。不久前,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马健的老家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小时候,他和父亲往来邻近县时,总要穿过一条大峡谷。看山跑死马,峡谷没有路,每次从山上下到谷底,再从谷底爬上山,都要花费大半天时间。那时他心里就想,要是能有一座桥直达对岸,方便乡亲们出行该多好。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马健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某著名设计院的邀请,选择回到了云南。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说他是“犯傻”,但他却说,自己要去为更多更有需要的人修桥。

参加工作以来,马健始终在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参与了上百座各种特殊、特大跨径桥梁的设计工作。世界最大峡谷悬索桥金安金沙江大桥、世界最大独塔悬索桥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亚洲山区最大钢箱梁悬索桥龙江大桥等高山峡谷间的桥梁,都凝聚着马健的心血。如今,他已成为云南省桥梁专家和技术带头人。

虎跳峡金沙江大桥是马健和团队独立设计的第一座超大跨径桥梁。大桥位于虎跳峡峡谷景区内,当地地形陡峭,如果修建常规的双塔悬索桥,就意味着要在陡峭的山壁上开挖大平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造价昂贵。更为棘手的是,桥下有一条进入景区的道路,旺季时车流量较大,届时如何保障道路的通行安全?

面对重重困难,马健和团队大胆突破创新,把常规的双塔悬索桥设计为独塔悬索桥。一位曾经指导过他的桥梁专家看到方案后说:“你们胆子太大了,还没学会走,就想跑。”

为了确保新结构的可靠性,他们对关键的复合式索鞍进行了专项技术攻坚,对重达200吨的索鞍按照1∶4、1∶2.5、1∶1的比例做了3个模型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修正,他们最终顶住了压力,创新了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新桥型,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20年,马健开始负责云南省怒江美丽公路的总体设计工作。在设计匹配的绿道时,面对很多地方无法使用大规模机械化施工技术等难题,马健和团队提出了“因地制宜、因形就势”的原则:人下不去悬崖无法测量,就用卷尺拴上石头垂下去测量;泥石流用桥,塌方落石用路基,江水上设悬挑桥;大型设备运不进去,就调整为采用小型设备的技术方案。就这样,近300公里绿道的技术方案,每一座桥梁、每一段路基、每一个驿站都是他们一步步走出来、一步步现场确定下来的,不仅降低了工程量和造价,也保护了环境。“作为设计者,希望自己能够用智慧和双手,早日造福一方群众。”马健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健将自己的青春化作了高山峡谷间的一座座各式各样的桥梁,它们连通了道路,连通了城市,连通了群众,也连通了人心。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10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在高质量发展中赓续红色血脉
下一篇:亳州线路车间:“五一”收官,京九铁路运输实现安全平稳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