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人能养500头猪
贵州省余庆县率团考察遵义师范学院“智慧农业”
中国新报贵州讯(通讯员 陈晓伟 摄影报道)位于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的智能化生态种养循环体实验基地,是遵义师范学院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团队”、“人工智能人才团队”,利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农业科研平台,着力打造的智慧型循环农业。
(参观)
4月23日,余庆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了10个乡镇的相关负责人到基地考察调研遵义师范学院的“智慧农业”。
(参观)
该基地是由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贵州遵博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开发建设,基地占地面积400余亩,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是一个集生态猪、生态鸡、绿色蔬菜、有机水果于一体的生态种养殖循环基地。该基地主要是采取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发酵转化为生物肥料,再通过管道运输,利用到数百亩桃园,实现种、养殖生态循环利用。
(座谈)
特别是智能化养殖,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物联网管理平台的触摸屏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猪场的饲料投喂、自动消毒、温湿控制、以及养殖场的音乐播放。而养殖场的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监控,做到了如指掌。
该项目无疑是加快乡村振兴的好项目。当天,余庆县组织的考察团,在县委组织部长余如江的带领下,来自龙溪镇、大乌江镇、构皮滩镇、花山苗族乡、熬溪镇、龙家镇等10个乡镇的书记或镇长,深入基地实地考察。在基地,考察人员围绕项目投资、养殖技术、人工成本、饲料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刨根问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针对考察人员的各种提问,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负责人樊林波博士逐一解答,并就物联网管理平台和手机的操作,向考察人员做演示。当天下午,余庆县考察团与遵义师范学院专家团队进行了座谈。
(座谈)
遵义师范学院产学研发展中心主任龙茂兴就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情况、以及学院立足地方发展做科研,深化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方面的情况,作详细介绍。
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负责人樊林波博士,围绕“智慧农业项目”的可操作性、风险性、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项目上的论证性介绍。就智慧农业项目,余庆县委组织部余如江部长认为,由贵州遵博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智慧农业”确实是一个好项目,很科学;同时希望双方在农业产业化、智能化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加强交流和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就项目落地余庆,余如江部长表示,将结合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智慧养猪场建设,每个街道或乡镇选择一到两个点实施,养殖规模控制在200头左右。通过试点取得好的经验和成果后,再扩大范围,做到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为了在科研上加强校地合作,推动余庆经济发展,振兴乡村,遵义师范学院此前与余庆县已达成合作协议。就遵义师范学院的智慧农业项目落地余庆,可谓是一花引来万花开。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