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渠引水润三农,普惠金融送万家。山西大同农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主动肩负起服务“三农”的金融使命,全力拓宽获客增效的营销半径,将深入推进“整村授信”作为零售业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推动金融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农户由“抵押担保才能贷”向“诚实守信就能贷”转变,逐步实现“三个全覆盖”,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领域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今年以来,大同农信社要实现辖内70%以上行政村的“整村授信”、70%以上农户建档评级和授信。截止目前,已对辖内25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个人客户建档评级和授信覆盖13.43万户农户,授信金额33.56亿元,用信金额10.11亿元,用信率达30%以上。
开渠引水,让整村授信“活”起来。
什么是“整村授信”?“整村授信”就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批量采集客户信息,运用客户经理实地走访、信用信息整体评价、“背靠背”交叉评议等方式,通过提前授信,随用随借,实现农民贷款广覆盖、易操作、弱担保,真正让农户生产经营“不差钱”。我们形象地把“整村授信”工作比作一项开渠引水灌溉工程。以前农民种地缺水灌溉,需要到银行这个“蓄水池”打水,路途遥远又困难重重。现在有了“整村授信”,使金融“引水工程”进村入户,家家户户都可以引水灌溉,建立与银行资金池的连接渠道,让金融活水方便快捷地润泽符合条件的三农百姓。
那么如何开渠引水,首先要打通“一道渠”,双基联动、网格化营销、背靠背评议、计件考核等诸多举措就是这套“引水工程”的重要零部件,缺一不可。其次要引来“一渠水”,银行的资金就是金融活水,通过降低贷款准入门槛,简化办贷手续,创新审贷方式。以福农卡授信为载体,以搭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产业支撑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支撑,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难题,满足生产经营的合理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最后要借助“一股力”,客户的有效需求就是水压动力,水流能否畅流,单靠引渠是不够的,必须有动力和水压来推动,广大客户的认可和需求才是“整村授信”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大同农信充分发挥党建共创优势,加强双基联动,以“三级授信”体系为依托,合理划分区域网格,定人、定责、定格、定岗,分阶段推进“整村授信”工作。积极构建“工作组+网点+村委代表”的创新服务模式,行社高管包片负责,机关部室包点协助,区域办贷中心合理调配人员配合“整村授信”。同时,选派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主动下沉服务,开展“三进三找两访”活动,即进村、进户、进村委,找农户、找干部、找“五老”,访需求、访建议。通过入户调查筛选、“背靠背”评议、专业人员集体评议、评级打分表评议等多种方式,借助收集到的各类信用信息,构建村组“定性信用”+信用社“定量信用”+人行“征信信用”相结合的评级授信模型,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开展预授信,最后由区域办贷中心审定授信额度。这一过程让“一渠金融活水”直接引流入户,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各类金融风险,实现真正意义的精准对接服务。
滴水灌溉,让信用环境“纯”起来。
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农民致富,是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的动力引擎;乡风文明,诚信引领,典型带动,是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灵魂所在。做好普惠金融政策宣传,开展客户经理驻村入户、送金融、征信知识“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金融夜校等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常态化、多渠道、广覆盖的金融宣传体系,将“诚信守约”根植于农民日常生活。“精准灌溉”,支持模范人物引领乡村社会新风尚,围绕农村“五老”、驻村干部、乡村医生、教师及德高望重的村民等特殊客户群体,提供免担保、利率优惠、额度增加、流程优化、高效优质的信贷服务,合理满足各类标兵群体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资金需求。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实施差异化授信,引入“比拼机制”,激发农村信用红利,让“关键少数”帮着出力气,引导农民珍视信用、爱惜信用,培育人人守信用、村村树文明的良好风气,提升农民现代金融素养和意识,营造能贷愿贷的金融环境,提升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树立农信品牌,让“百姓银行”口口相传,牢固扎根三农沃土,真正让农村信用环境“纯”起来。
“没想到,我一个养猪的还会有信用评级!”水泊寺村一名养殖户李某一脸兴奋,“如果不是农信社的人来了,我们都不知道现在政策这么好,农民也能从银行借钱呀。”一直以养猪为生的他,在大同农信开展“整村授信”后,获得了10万元的信贷支持,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李某给驻村客户经理打来电话说:“贷款一到账,我就买了五十头猪崽,最近生猪便宜,等养肥了一卖,贷款马上就能还上了。等过些日子卖了猪赚了钱,还想买理财,到时候你一定要帮我介绍介绍!”客户经理逐渐成为了该村的“金融专家”,谁家有问题都来咨询,忙的不可开交。
活水润泽,让乡村振兴“富”起来。
围绕产业兴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大同农信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依托“整村授信”,丰富普惠金融供给,使金融活水润泽万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为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联结沟通作用,与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组成服务共同体,强化普惠金融支持作用,及时掌握农户的生活、生产经营情况,提高贷前贷后有效信息的收集效率。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瞄准“特色种养、绿色食品、乡村现代服务”三大重点产业,大力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重点支持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优质农产品仓储流通企业发展,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针对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额度低、手续繁”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量体裁衣”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发展“订单农业”,畅通授信绿色通道,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
此外,以客户为中心,以“整村授信”为载体,实施多元化市场营销。抓住大同农信点多面广、服务灵活的优势,积极探索“整村授信+”模式,引入存款、贷款、转账、消费、理财、便民缴费、支付结算等于一体的金融衍生服务,主动送“货”上门,实施存贷款交叉营销、多种业务组合营销,培植稳定的客户群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将普惠金融延伸至千家万户,让乡村振兴“富”起来。
截至目前,全市农信社已建立126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网点覆盖150个行政村,各类电子机具覆盖1235个行政村;设立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存量达到867个;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等支付方式已全面延伸到各个行政村落,最大程度满足县域农村地区客户现金存贷、转账、查询、理财等服务需求。(王丹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