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风和日丽。
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渡口码头,一束阳光铺洒在洲河上,机声隆隆,热闹非凡。
一台大型吊车、拖机通力合作,铆劲加力,在围观群众的注视下,缓缓将河面上最后一艘摆渡船挪至岸边。至此,罗江渡口结束了它的使命,摆渡船成为通川区航运史的历史。
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退捕”活动的实施,洲河、巴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三无”船舶整治工程刻不容缓。
为全力推进水上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和谐统一的亲水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通川区委、区政府结合罗江大桥、江陵大桥等“以桥代渡”项目的相继完工,全域统筹,集中攻坚,纵横联动,全面开启辖区船舶整治工程。历时3个月的烈日与汗水、沟通与协调、摸底与研判,通川区在全市率先完成船舶整治任务!
坚持“一大原则” 人性化制定整治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通川区辖区内沿河村民自建自造各类船舶,造成多数船舶无船名船号、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籍港,操作人员未经任何安全操作培训,水上安全隐患突出、水域环境污染较大、水上安全监管覆盖不全。问题摆在了面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规范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分类整治、精准施策,先后出台《达州市通川区撤销部分渡口及客(渡)船工作实施方案》、《达州市通川区“三无”船舶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范围、工作步骤、整治内容、补偿标准等方面,为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遵循。
突出“三大保障” 科学化凝聚整治合力
强化组织保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交运局,并抽调业务精干力量集中办公、集中攻坚。同时,把整治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范围,明确交运、财政、人社、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街委)职责任务,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3次推进会,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有序推进、高效推进。 在整治中,区委、区政府时常面临老百姓因船舶整治导致生活困难的现实问题。
罗江渡口的川达港渡0010、川达港渡0168、川达港渡0055等船主大半辈子都从事水上推船工作,没有其他工作技能,船舶整治后他们对未来生活产生了焦虑,抵触情绪较大。 为此,区交运局、罗江镇政府多次深入船主家中,与他们交心谈心,宣传政策,了解他们具体生活困难,向区委、区政府专题报告。以人为本!区政府集体决策,为船主们提供转产扶持、过渡期生活费、船舶补偿等相关补助资金,所有船舶由政府回收处置。此举消除了困难船主的后顾之忧,获得广大船主们认可,为顺利完成全区船舶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强化资金保障。船主们最关心的是船舶处置后的补偿补助。按照“依法处置、合理补偿”原则,区交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部门集体研判,专业评估,细化船舶补偿、船主补助标准,纳入财政预算,由区财政在协议签订生效后按程序及时拨付乡镇,乡镇打卡直发船舶所有人。在保障资金的同时,整治工作组坚持按标准进行拨付,杜绝资金流失,杜绝“好好先生”引起的面上稳定问题。
磐石镇何家坝村民曹某、李某拥有的两艘采砂船所有相关证件均已失效。但两人对政府提出的补助标准非常不满意,拒不签订相关协议拆解船舶,要求按照有证船舶进行补偿。掌握到该情况后,区交运局会同磐石镇政府多次找其进行政策宣传,反复解释“三无”船舶认定标准,最终使其转变错误认识,愉快地签订交船协议,并将船舶交付处置。
此次船舶整治行动,全区共投入资金272.5万元,为全面推动撤渡工作提供坚实后盾。
强化宣传保障。让广大船主知晓政策、了解政策、领会政策、执行政策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整治工作组在涉船的重点乡镇广泛张贴《关于全面取缔“三无”船舶的通告》,累计张贴300余份。利用大型LED显示屏、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平台定时滚动播报主题宣传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凤西街道办事处、凤北街道办事处、罗江镇、江陵镇先后多次召集客(渡)船船主“三无”船主召开渡口客(渡)船整治工作会,进一步宣讲整治目的和意义,详细说明政策和现实形势,让所有船主明白船舶整治工作是安全、环保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通过政策的宣讲,船主们都主动向政府申请停运、停航,同意将客(渡)船上岸交由政府处理。
立足“三大关键” 规范化抓实整治成效
全面摸排底数清。为做好船舶整治工作,区交运局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在各乡镇办(委)的紧密配合下,定专人分组深入各乡、镇,逐村逐户进行地毯式摸排。对摸排的辖区渡口船舶载人数量、船体结构、性质、用途、状况等情况建立台账,锁定现状。
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张杰到罗江渡口码头指导工作
为避免底数不清、重复、遗漏等情况的发生,各组人员对所负责的乡镇船舶情况进行了复核再复核,为停航掌握精准数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全区7个有船乡镇办(委)共排查出船舶268艘,其中,客货船舶17艘,“三无”船舶251艘,为全面开展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泛参与过程明。在船舶整治过程中,整治工作组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加大船主参与度,让每艘船主都能清楚知道船舶残值及补偿标准。
在确定比选评估公司阶段中,对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主动邀请乡镇及船主代表参加比选活动,由船主代表随机抽选一家评估公司参与所有船舶残值的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结束后,并将评估结果张贴公示。
在估计公示阶段,川达港渡0456、川达港渡1018、川达港渡1003等船主认为自己的船舶进行了技改,投入资金较大,现在估计价值较低,认为不合理;加之夏季来临,游客过河休闲游玩增多,正是挣钱的大好机会,始终不愿意停航交船。区交运局多次分别到船主家中,“一把尺子量到底”,与评估公司一道按照评估标准,和船主逐项计算,算明帐。一次次耐心解释,一次次科学计算,终于使其心服口服,与其他船主一样,主动向当地乡镇政府递交了停航停渡交船申请。
集中攻坚效果佳。按照阶段任务、时间节点要求,相关部门、乡镇合力推进整治工作,实行周报制,进行“一船一档”管理。目前“三无”船舶251艘已全部整治到位,17艘客(货)船舶(完成14艘处置,2艘转为乡镇防洪抢险应急工作船,1艘因村道维修暂时保留)基本完成整治。
在所有船舶处置过程中均未发生安全事故和信访维稳事件,彻底消除了辖区水上安全隐患。同时,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出行,对渡口辐射的部分村组下达农村道路建设指标,解行绕行严重问题。
“我们的船已经开了十几年了,今天拆除内心还是十分的舍,但是罗江大桥已经修好,对于市民来说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船主牟春玲笑着说。
“渡船对河水有一定污染,现在客渡船能顺利退出罗江运输舞台,我心里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欣慰占了多数。”
举目眺望,远处的罗江大桥车车流滚滚,人来人往,一片繁华;近处,昔日喧闹的人群、轰鸣的机器、浑浊的河水一去不复返,罗江渡口码头河水清清,缓缓流淌。绿荫垂下,河畔两边,鸟鸣声声。(符华强/摄影 文/记者 曾华 )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