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人才引进来 技术留下来|山东持续帮扶青海民生改善

2021
10/21
23:17
人民网
分享

核心阅读

近年来,山东持续帮扶青海省海北州,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平台,有针对性地引入高层次人才;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进行组团式帮扶,分享技能、共享资源;注重传帮带,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治好白内障,看清这个世界的样子,曾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老阿妈卓托多年来最大的愿望。山东聊城援青干部去年协调山东两家眼科医院,免费为刚察县55名群众开展复明手术。重见光明的卓托感激地说:“山东与青海,隔得很远,但我们彼此的心却很近。”

到海北州两年来,山东第四批54名援青干部人才,连同100多名援青教师和医生,采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项目人才同步引进、重大课题专家学者进青指导等方式,助力海北补齐人才短板,让智力帮扶由点对点衔接,向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带队伍增强“造血”能力转变,助力当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实现高质量发展。

瞄准产业搭平台

引进高层次人才

“这里是我们引进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这是食用菌培育大棚……”对挂职海北州海晏县住建局副局长的援青干部杨锦囡来说,光明村是她跑得最多的地方。两年来,村里道路设施、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金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太阳一照就赚钱,每户每天能得20元。”她自豪地说。

“刚开始来到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亲人不在身边的孤单……要适应的事情很多。但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努力克服困难,抓紧时间多做点实事。”对杨锦囡和同事们来说,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非常忙碌。在他们的推动下,一个个援青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

如何把海北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山东省帮助海北州制定了文旅、生态畜牧、特色种植养殖等五大产业发展支持计划,瞄准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当地提供智力帮扶。

援青文旅联盟“千车万人青海行”启动、“鲁青高原生态农牧产业专家工作站”揭牌、“鲁青高原生态农牧远程智慧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山东200余名农牧专家,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渠道,为海北农牧业开展技术培训、疑难咨询、技术推广、课题攻关等服务。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授王云洲是农牧专家库中的一员。援青3年,他几乎走遍了全州所有养殖大户和畜牧合作社。依托农牧科技示范园平台,他参与建设了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参与协助各类培训和推广活动,受众超过2000人次;他指导海北州选手参加全省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多教些技术,多培养些人才,我感到很欣慰。”王云洲说。

平台建起来,人才强起来。山东在济南成立海北招商联络站,实现了海北州进出口零的突破;青岛房建公司小拉洞峡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与鲁商集团合作的海北州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挂牌运营,推动更多青海特产进入山东……更多人才为青海发展做出了贡献。

围绕医疗与教育

开展组团式帮扶

“都说在祁连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这是挂职祁连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王祖军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春节前夕,本该休假的他,又从山东返回祁连,为当地11名眼疾患者做了手术。

作为山东滨州医疗援助团队的骨干,王祖军带领同事为祁连县先后引入设备物资100余万元,为当地成立了3个县级诊疗中心。他们发挥组团式帮扶优势,创新开展“一名专家带动一个专业发展,培养一名骨干医师、一名骨干护士”工程,传帮带医护人员29名,诊疗患者9000余人次。

海北州教育、医疗水平有限,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把智力帮扶、产业帮扶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在医疗、教育等方面重点倾斜,瞄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把帮扶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山东援青管理组组长、海北州副州长赵庆平说。

挂职门源回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程斌,本身就是海北人,来到山东威海求学和工作。“现在回来工作,更多的是希望回报家乡。”在威海的帮助下,他们在门源启动了“远程智慧援教工程”。当地教师不仅可以和威海的教师共享教学设计、优质课程等资源,还可以实现备课、研课、听课、评课“四同步”,实施“订单援教”。

目前,山东累计投入资金87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山东四市对海北四县中小学远程智慧援教全覆盖,已累计开展活动800余次。山东老师不到高原也能参与支教,海北学子不离家乡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医教联通,筑梦高原。不久前,山东5名支医专家受聘海北职校,定期到校授课,带学生跟岗见习。按照“专业一对一、学校多带一”模式,山东援青推动山东10所职校与海北两所职校,组团结对“整体帮扶”,当地师生无不交口称赞。

传授技术带徒弟

为当地培养人才

刚察县最大的大棚蔬菜基地也是山东援青的项目之一,今年54岁的解秀红从山东潍坊来到这里担任技术员。3300米的高海拔,让她一年下来瘦了不少。“在高原上种菜虽然费事,但很有成就感。”她说,“我们服务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想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当地人,让乡亲们都能吃上新鲜瓜果。”

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项目,到改扩建州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从扶持全州214个行政村、青海湖农场4个分场,到大力发展藏羊、牦牛、冷水鱼养殖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山东不仅给予了海北州物质资金支持,更为当地培养了专业人才、增强了发展后劲。

“十三五”期间,山东安排援青项目64个、投入资金11.02亿元。两年来,围绕五大产业,山东坚持市场主导、“项目+人才”的模式,其中21个项目被纳入青海省人才项目目录。除此以外,山东每年定向投入200万元,成立人才引进基金,组织“专家上高原”。

前不久,从聊城市前来挂职刚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姚可青,带着当地医生杨晓慧完成了海北州首例耳前瘘管切割手术。“患者患有耳前瘘管20余年,以前的治疗都是治标不治本。”姚可青说,“这样的手术,杨晓慧再参与两三例就能基本掌握了。”聊城选派的10名援青医疗队员能力强、业务精,采用“一对一”导师培养机制,带徒救治病人,决心将先进的医疗技术留在高原上。

援青干部、海北州发改委副主任怀心强说,“现在我心里最希望的是倾尽所能、多做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海北多留成果、不留遗憾。”

海北州市区西部,有一座6层的山东援青人才公寓,赵庆平告诉记者,不久后即可入住。“未来将会有更多山东人才来到这里,用知识与技术为青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庆开州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下一篇:湖南攸县宁家坪镇:三千亩香芋迎来大丰收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