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记者付敏、许雪毅)在厦门,台胞熊麒有一个运行多年的“熊麒调解工作室”。他发现,他所在的社区中,两岸同胞开始从“陌邻”变为“友邻”,“双方在彼此交往中将对方视为社区共同体的一部分,合作治理让邻里关系更融洽”。
作为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第八届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10日在厦门举办。论坛上,熊麒等两岸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分享了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和经验。
近年来,大陆力推“社区治理”。通过海峡论坛连续举办8年的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两岸社区治理从经验交流逐渐走向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台胞参与到大陆社区治理中。
来自台北市的熊麒现在是厦门市湖里区兴隆社区的台胞主任助理。兴隆社区现有常住台胞台属318人,台资企业22家。由于两岸在法律法规、生活模式和认知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有时会在无意间造成涉及台胞台属的纠纷。
2015年,在厦门殿前司法所和兴隆社区的支持帮助下,“熊麒调解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由20名志愿者组成的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定期组织开展排查活动,同时架起居民“连心桥”。
这些年来,熊麒结合社区实际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把台湾志工精神、社工组织理念融入社区治理中,通过成立社区发展理事会,组建11个社团组织,吸纳辖区台胞、侨胞、贤达人士等,形成智囊团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
“越来越多台胞从‘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自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日益高涨。”熊麒说。
自去年开始,59岁的台湾注册建筑师吴正隆和另外5位台胞组成团队,运用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在福州晋安区完成3个社区融合的实践。
在社区融合实践中,吴正隆深深感受到,两岸居民都是中华儿女,都有养老、爱幼传统,两岸可以取长补短。“台湾有很多宝贵经验可供大陆借鉴。另一方面,大陆的党建引领社区营造,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更好推动事情解决。”
吴正隆表示,作为民间交流的一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吸引各领域更多台胞参与到大陆社区营造中来,推动两岸融合。
“社区营造的实践重点在于推动社区居民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吴正隆说,“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们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携手推动海峡两岸社区美好生活愿景的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