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月18日,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巴黎举行的非洲经济融资峰会上发言。\美联社
综合美联社、《金融时报》、《纽约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11日发表声明,强调“充分信任”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的领导能力,支持其继续担任IMF总裁一职。这意味着,一场由美国背后操控、指控格奥尔基耶娃“美化中国营商环境数据”的闹剧暂告一段落。英媒披露,关于格奥尔基耶娃的去留,IMF内部分裂为两大阵营,法德等欧盟国家上周已表态支持格奥尔基耶娃,希望她完成任期,但美国伙同日本想要赶她下台。著名经济学家萨克斯早前表示,因为格奥尔基耶娃“不做中国的死对头”,美国对其发起攻击,其本质是“歇斯底里的反华情绪”。
在担任IMF总裁之前,格奥尔基耶娃曾于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任世界银行行政总裁,2019年2月至4月任世银代理行长。时任美国副财长、共和党人马尔帕斯2019年4月出任世银行长后,世银去年突然宣布该组织发布的《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存在“人为操控数据”的情况,并委托美国威凯平和而德律所(WilmerHale)对此事展开调查,而负责调查事件的4人在加入该律所前,都曾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检察官办公室或地区法院任职。
萨克斯斥美“歇斯底里”反华
威凯平和而德律所今年9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声称,格奥尔基耶娃担任世银行政总裁期间动用权力向员工“施压”,迫使员工修改报告方法以提高中国的分数,并责备世银中国区主管未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最终在2017年10月发布的《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比最初报告草稿中的排名上升了7位,排名第78,与2017年持平。格奥尔基耶娃强烈否认这一指控。2018年负责世银相关项目的前哈佛大学教授德瓦拉扬也明确否认格奥尔基耶娃曾对其团队施压。
报告出炉后,不少美国媒体纷纷开始造势,试图逼迫格奥尔基耶娃“引咎辞职”。美国多名共和党议员去信财长耶伦,污蔑中国企图扩大在IMF等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要求格奥尔基耶娃报告与中方代表的互动情况等。
事实上,格奥尔基耶娃离开世银、加入IMF之后,中国的排名在2020年升至第31位,在未发布的2021年报告中升至第25位,显示2018年的排名并无异常之处。据悉,马尔帕斯对中国近年不断攀升的排名感到担忧。
针对美方种种抹黑,“休克疗法”之父,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萨克斯上个月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文,声援格奥尔基耶娃。他指出,格奥尔基耶娃现在正被麦卡锡主义迫害,美国国会根本就不在乎是否真的存在“某个政府向IMF或世界银行施压以提升排名”,毕竟美国自己就经常这么做,他们在乎的只是那些机构会不会做出任何有利于中国的举动。
IMF内部分裂 美日兴风作浪
经过过去一周的马拉松式会议,IMF的24名董事之间仍然存在激烈分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站在中国和俄罗斯一边,拥护格奥尔基耶娃,而该组织两个最大股东美国和日本呼吁对其进行彻底审查。各方在周一达成共识,让格奥尔基耶娃继续任职直至任期结束。
IMF董事会11日发表声明称,审查过程中并未发现确凿信息证明格奥尔基耶娃在担任世银行政总裁时在《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扮演了不当角色”。“在研究所有的证据后,董事会再次确认,对总裁的领导力和有效履职的能力有充分信心。董事会信任总裁的承诺,即在IMF的治理和公正性方面保持最高标准。”
格奥尔基耶娃11日发声明称,“对我个人而言,这显然是一段艰难的经历”,她很感激IMF董事会对她的领导能力表示信任,强调“信任和诚信是我40多年来忠心服务跨国组织的基石。”
IMF&世银小知识
根据惯例,IMF总裁来自欧洲,而世银行长则由美国人担任。
按照IMF的规则,一般事务需要70%投票权支持才能通过,而重大改革事项则需要85%以上的支持率,而美国在IMF中占有超过15%的投票权,也就是说,任何重大金融改革如果得不到美国的首肯,都不可能获得通过。
世银规定,任何重要决议须有85%的同意票才能通过,而美国的投票占比从未低于15%,美国事实上拥有“一票否决权”。
现任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曾于2017至2019年担任世界银行行政总裁一职,并于2019年2月至4月出任世银代理行长,同年10月出任IMF总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