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讯(特约记者 刘露 通讯员 梁家慧 屈文博)“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让‘实践’之门洞开。而较之早1100多年的世界另一端,有一座书院,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传道以济斯民’。”5月15日,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湘文化传承传播》《文学翻译实践》《公示语翻译》等3门社会实践课的30余名学生,走进岳麓书院开展课程学习。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授课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安,外国语学院蒋莉华教授、David Andrew Porter副教授、贾艳芳博士、姚雯老师、王耀光老师等围绕党的实事求是理论思想溯源、书院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演绎、公示语与文学作品翻译对传统文化推广传播的意义等主题在书院的赫曦台、文庙、讲堂、半学斋、屈子祠和书院博物馆等地进行讲授。
在书院讲堂前的“实事求是”匾额前,王耀光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的微党课,加深了大家对“实事求是”深刻内涵的把握。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认真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坚定“四个自信”,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在书院博物馆,杨安老师以韩国陶山书院的兴办和发展为例,结合韩国在世界遗产的申报、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举措,向学生们阐述了书院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重要作用和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学习过程中,蒋莉华、David Andrew Porter、贾艳芳、姚雯等授课老师组织学生对书院内的多语种标识牌、书院发展历程中的名人轶事、书院的学规与碑文等进行采集,并就公示语翻译、文本翻译中的方法、技巧展开讲解。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授课形式,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郑燕虹教授的策划下,开设了《湖湘文化传承传播》《文学翻译实践》《公示语翻译实践》等一批社会实践课程。相关课程围绕湖湘文化源流、新时代湖湘文化高质量走出去等问题,带领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工厂企业、脱贫一线、改革前沿,在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中增强自信、增长本领。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