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遵远 胡本昌
2021年是鄂豫皖红四军成立90周年。本文着重介绍这支主力红军队伍的辉煌历史和突出贡献。
在此,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在我军历史上曾经有过3支红四军。第1支红四军,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它于1928年4月建立,1930年6月编入红一军团,1932年底番号撤销,一共存在4年半时间。这支红四军最初的队伍分别是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队伍,他们在井冈山会师后合编成红四军。第2支红四军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队伍。1928年3月上旬,周逸群、贺龙等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游击队;月底,人数达到3000余人。于是,他们就打起“红四军”的旗帜。到1930年7月,这支红四军与鄂西的红六军在公安县会师,改称红二军。第3支红四军就是本文要说的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它是1931年1月中旬由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编而成。当年11月7日,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共同组建红四方面军。
一、鄂豫皖红四军的发展历程
193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向鄂豫皖边界特委发出《关于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及红一军、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的指示》,命令红一军与活动于蕲、黄、广地区的红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十五军在湖北省黄梅县考田镇组建之后,在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的率领下,先后发起进攻蕲春漕河镇、黄梅县城、蕲春张家塝等战斗。沿途,红十五军连续苦战,消耗很大,急需休整和补充给养,遂于1930年11月18日从英山、罗田北上,进入商南苏区(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经铜锣关、古佛堂、吴家店来到果子园牛食畈、金家寨,寻找红一军。当时,红一军不在皖西,红十五军没有能够与红一军会合。12月初,红十五军又开始西进,转战到黄安麻城地区。
此时,敌人还在对鄂豫边区进行大举“围剿”,红一军正在挺进皖西、商南地区,鄂豫边区无主力红军,形势十分危急。
在此情况下,1930年11月底,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黄安七里坪主持召开原鄂豫皖边特委和邻近各县县委负责同志的紧急会议,着重解决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领导和反“围剿”方针问题。会议撤销了平汉行动委员会,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军委和临时特区苏维埃政府,统一指挥反“围剿”斗争。曾中生任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组织部长郭述申,宣传部长徐宝珊。军委副主席蔡申熙、郑行端。特区苏维埃主席甘元景。会议还根据中共中央原则同意成立皖西北特委的建议,决定先成立皖西分特委临时委员会。会议决定,一方面以地方武装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牵制、打击、袭扰和夜袭敌人,迫使敌军不敢冒进和分散“清剿”;另一方面准备集中红军主力,突破敌人弱点,以转变全部战局、创造新的局面。
12月中旬,红十五军1000余人到黄麻边界地区,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当即以其为主力,配合地方武装反击敌人。虽然红十五军长途跋涉,艰苦转战,十分疲劳。但仍以高昂的士气于16日一举突入河口镇,歼敌一部。随后,又北上阻击进攻七里坪之敌。1931年1月4日,红十五军冒雪夜袭麻城以北的福田河,缴获子弹1000余排和一些现洋、物资,使部队弹药十分缺乏的状况得到了缓解。战后,进入商南地区。
、
1931年1月中旬,红十五军在商城县长竹园与红一军会师,听取了曾中生派旷继勋、蔡申熙等前来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合编红一军、红十五军为红四军的决定。随后,两支红军队伍开往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红一军第一师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第十师,师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副师长刘英,下辖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红一军第二师与红十五军第三团合编为第十一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副师长周维炯,下辖第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活动在皖西的原红一军第三师第七团改为红一军独立团,肖方任团长。全军12500余人。根据党中央指示,红四军归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直接领导。
1931年1月20日,为了加强党对整个皖西地区的领导,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派委员余笃三在金家寨召开六安中心县委成员、皖西各县委负责人和商城县委及红军代表联席会议,宣布撤销六安中心县委,成立中共皖西分特临时委员会,负责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合肥、舒城、桐城、潜山、商城10个县的工作。第一次执委会推选姜镜堂、余道江、吴其昌(杨季昌)、窦克难(薛英)、曾泽民5人组成常委会,姜镜堂任书记、余道江负责工人部、吴其昌负责组织部。并成立了鄂豫皖特区临时苏维埃政府东方办事处,由余道江、曾泽民、杜旭凯、张德山、窦克难等组成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行使苏维埃政权职能。成立了皖西分特临委军事委员会,主席姜镜堂(兼),副主席曾泽民。
鄂豫皖边区和皖西苏区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发生的变化,对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红军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红四军组建后,根据鄂豫皖临时特委的决定转入进攻作战,以主力红军突击敌人的弱点,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在鄂豫边区转战,接连取得胜利。在皖西的红四军独立团在保卫和发展皖西苏区的战斗中发展壮大,为在麻埠组建中央教导第二师打下了基础。
1931年4月7日至10日,中共鄂豫皖特区党员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检查特区党的工作,制定工作总方针,作出了政治、组织、职工、土地、农民、苏维埃、财政经济、军事、青年、妇女、互济等决议。会后,特委将军委警卫团和光山、罗山、潢川三县独立团合编为警卫师。
就在鄂豫皖苏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红军发展壮大之时,国民党蒋介石于3月中旬开始了第二次“围剿”的部署,限令在5月底以前“完全肃清”鄂豫皖边区的红军。
敌人的这一次“围剿”采取“追堵兼施”的战术,把兵力分别组成“追剿”部队及各线“堵击”部队。其中,以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师组成“追剿”部队,由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吉鸿昌任“追剿”总指挥,专寻红军主力作战;另布置李韫珩第五十三师、戴民权新编第二十五师、夏斗寅第十三师、肖之楚第四十四师、岳盛暄第四十六师和宋世科暂编第二旅、赵观涛第六师,分别组成各线“堵击”部队,配合“追剿”部队进行“清剿”。投入“围剿”的兵力先后增加到10多个师,约13万人。其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合击新集、七里坪,“肃清”鄂豫边的红军;第二步转向皖西。在军事“围剿”同时加紧经济封锁,妄图消灭红军、摧毁根据地。4月初,敌鄂豫皖三省边区“绥靖”督办公署由武汉迁往潢川、就近指挥。
4月上旬,敌各路“堵击”部队在根据地边沿区展开“清剿”。皖西敌军乘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在霍邱、固始、商城三县边区开展游击战争之机,先以岳盛暄第四十六师两个旅和警备第一师一个团的兵力,在地方反动武装的配合下,越过淠河向皖西根据地中心区进犯,先后占领独山、诸佛庵和麻埠,并伺机进攻皖西根据地首脑机关所在地金家寨。
在此危急形势下,中共皖西分特委临时委员会广泛组织p p / Ɯ @ 要求派主力红军支援。特委得此消息后,一方面在4月中旬将活动于皖西的中央教导第二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二师,从霍邱南部返回根据地中心区,在地方武装及广大群众的支援配合下,投入反“围剿”斗争;一方面遵照中共中央派来组建鄂豫皖中央分局的张国焘、沈泽民的意见,立即改变红军主力南下计划,首先东进皖西歼敌,然后回师鄂豫边区,对敌实行各个击破。
1931年5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省委的成立,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红四军南下作战取得胜利;从9月中旬开展的鄂豫皖苏区的“肃反”运动给党和红军造成极大损失;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准备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也在积极准备反“围剿”。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金寨麻埠成立。
红二十五军成立后,在鄂豫皖苏区就有了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两个军。为了统一指挥,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总兵力近3万人。红四军军长、政治委员分别由徐向前、陈昌浩兼任,共辖3个师:第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第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第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彭杨军政干部学校直属方面军总部。
二、鄂豫皖红四军的辉煌战绩
(一)红四军在鄂豫边区辗转作战、好戏连台
1931年1月中旬,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鄂豫皖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转入进攻作战。从1月下旬到3月上旬,集中主力先后攻占了麻城县磨角楼、光山县新集(今属新县)和平汉线的李家集、柳林两处车站及孝感县双桥镇(今属大悟县),好戏连台、捷报频传,共计歼敌1万多人。
1、磨角楼“围点打援”获胜
围攻麻城北部磨角楼是新组建的红四军第一次有计划的运用“围点打援”战术所取得的较大胜利。
1931年1月6日,红四军以第十师两个团围攻麻城北部磨角楼守敌第十三师一个营,以红十一师和红十师另一个团作预备队,引出了麻城守敌4个团出援,激战3日,共歼敌千余人,缴枪千余支。围点打援,胜利成功。
2、打新集挖地道爆破攻城成功
红四军攻打新集首次采取挖地道的方式爆破攻城。2月2日,攻打新集战斗打响,红十师三十团、二十八团担任主攻。由于新集有高大的石砌围墙围护,守敌用土炮居高临下射击,红军云梯无法靠近,攻了几次未奏效。军部决定采取挖地道的办法,炸毁围墙。在当地群众大力支持下,部队经过艰苦的近10天的土工作业,挖掘了四五十米的坑道,把地道挖到城墙下面;他们找来一口棺材,将300斤火药、数枚炮弹和碎铁装进去。2月10日下午将城墙炸开1丈多宽的缺口,第三十团冲进去,经3小时巷战肉搏,胜利解决了战斗。
3、李家寨车站三战三捷
2月下旬,红十一师向信阳以南的平汉路逼进。3月1日,得悉敌兵车一列向信阳南开。周维炯率三十三团,奔袭李家寨车站,控制了全站人员和设备,拆除了车站以南的铁轨,在站内布置伏击。2日晨7时,敌兵车进站,周维炯一声命令,全团一齐向兵车开火,敌军未及还手,即被全歼,敌新编十二师第一旅旅长侯镇华当场被击毙,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周维炯为了钓鱼上钩,又在车站以侯镇华的名义打电话给敌武汉“绥靖”公署,说路遇红军,要求派兵增援。下午,果然有一列车敌兵来援,一个手枪营全部被我俘虏。5日,又袭占柳林车站和再度占领李家集车站,全歼守敌新编第八十二师一个营,击溃新编第十二师两个团。
4、双桥镇战斗活捉敌师长岳维峻
红四军在平汉线上的作战行动,使敌人接连遭到打击。信阳之敌大为震惊,频频告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急令赵观涛第六师主力开往信阳,并以该部第十八旅和第三十一师九十一旅及张钫第二十路军六十三旅等部,由信阳、罗山向南推进;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亦令李定五新编第二旅固守广水,第三十一师主力由广水沿铁路线向信阳推进,岳维峻第三十四师沿平汉路东侧向北推进,企图南北夹击我军。
3月8日,敌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率第三、四、六团和炮营、特务连“进剿”,孤军进至我游击区孝感县双桥镇。
此时红四军已作好战斗准备,决定以第三十、三十一团分两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实施正面突击,第二十九团向双桥镇西迂回,实施包围,第二十八、三十三团为预备队。
8日夜,红军部队向双桥镇地区急进。9日拂晓,发起攻击。第三十、三十一团同时从双桥镇西北和东北突破敌人外围阵地,歼敌两个连,夺占了部分高地,使镇内之敌受到威胁。岳维峻亲自指挥部队,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拚命反扑,阵地几度易手,战斗极为激烈。党员干部带头冲锋、肉搏,伤亡再大都不后退。红十师师长蔡申熙胳膊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10时许,第二十九团迂回至双桥镇西南,敌陷入四面包围。但敌仍据守镇边高地顽抗,战斗转成相持。
此时,红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周维炯正在观察地形,组织作预备队的红三十三团随时准备出击。见几个战士押来了一个俘虏,经审问得知这个俘虏是个连长,并从他身上搜出一张地图。周维炯向敌连长交代了政策,敌连长供出了地图上岳维峻指挥部的位置。这时南面枪声大作,军部命令总预备队二十八团和三十三团出击。周维炯立即带领三十三团,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岳维峻指挥部冲去,打瘫了敌人的指挥系统,使敌指挥失灵,敌阵溃乱。这时,地方党组织也发动了数千名赤卫军在周围山上打枪放炮,呐喊助威。岳维峻见势不妙,率领部分亲兵突围逃跑,周维炯率三十三团紧追不舍,活捉了岳维峻。
此役俘敌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毙敌近1000人,缴枪2000余支、山炮4门、迫击炮10门,这是红四军成立后第一个大胜仗,也是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后实施进攻作战所取得的第一次空前大捷,壮大了红军声威,根据地内一片欢腾。
(二)独立团在皖西地区迅速发展、不断壮大
在红四军主力不断取得作战胜利的同时,在皖西活动的红四军独立团也在积极出击、不断取得胜利。
1931年1月中旬,独立团在燕子河地区活动。一天上午,肖方团长得知敌安徽省警备旅在霍山县城的一个团,将一个营驻扎在黑石渡镇作为前哨。当即决定,夜袭敌前卫营。当天下午,肖方率独立团从燕子河出发,直奔黑石渡。天黑后,雨加雪下个不停,道路泥泞,红军们穿的布鞋经泥水一泡,难以行走。张贤约所在的三连为加快行军速度,不顾严寒,甩掉了泥水浸泡后笨重的鞋子,穿布袜快速行军。部队走了一夜,拂晓时分包围了黑石渡镇,向敌人发起了猛攻。敌人遭到突然袭击,十分惊慌,拼命抵抗,妄图突围。天刚刚亮,战斗更加激烈。有一部分敌人冲出包围,向东逃跑。三连奉命追赶,紧追不放,一直将敌人逼到东淠河边。河对岸有股敌人划着两条船来接应,被红军火力压了回去。河这边的敌人急得直叫喊,有的跳入冰凉的河中涉水向河心走去,水过胸部。红军在岸上高喊:“再向前走只有淹死,还是缴枪投降吧!”敌人毫无办法,只有退回来,缴枪投降。
中午时分,镇里的战斗已经结束。肖方团长看到三连都赤着脚押着俘虏过来时,十分高兴地笑称“三连是赤脚大仙”。
此战,消灭敌人一个营,缴获了一大批武装。张贤约一个人就缴获3支“捷克造”步枪、3条子弹袋和10多颗手榴弹。独立团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来的汉阳造、老套筒,换成了捷克造,换下的武器留给了地方赤卫军。
独立团后在诸佛庵地区活动一段时间,又向徐集、丁集方向出发,消灭丁集的反动武装红枪会。
丁集的红枪会约有千人,人人喝符水,号称刀枪不入,早就扬言要和红军决一死战。肖方对付红枪会很有办法。他将全团集合起来,对大家要求,人员不要分散,不要小股零星出动,火力要集中,统一行动,一声令下,一齐开火。果然,这一招很灵。战斗一开始,敞露胸怀的红枪会徒,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大喊大叫,发疯似地蜂拥而上。独立团摆开阵势,沉着冷静,等到敌人一靠近,肖方团长一声令下,几百条枪一齐射击,敌人应声倒下一片,没死的拔腿乱跑。肖方指挥部队追击,敌人被分片包围。这时,肖方又让部队发起政治攻势,争取红枪会中的穷苦弟兄回到革命队伍中来。经过喊话宣传,很快瓦解了红枪会。由当地党组织派人进行整编,组成赤卫队,打起了红旗,成为了革命武装。独立团还帮助当地建立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1月间,独立团共缴枪500余支,全团也由改编时的500多人迅速扩大到1100余人。
(三)中央教导二师在金寨地区顺利组建、应运而生
1931年2月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四军独立团在麻埠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肖方任代师长,王效亭任政治委员,参谋长方礼政,下辖一、三两个团,师部设政治处、参谋处、经理处、后方留守处、随营学校、军医院和兵工厂、女子职业厂。全师1100余人。
2月中旬,退守六安城的范熙绩第四十六师余部,在红军不断胜利和正确执行瓦解敌军的政策影响下,军心日益动摇。一些士兵公开谈论:“红军真正代表穷人利益”,“缴枪给红军受优待”,“给官长拼命不值得!”等等。而反动军官克扣军饷,更引起士兵的强烈不满。这时,早期打入该师并在一三八旅二七二团担任二营营长的共产党员魏孟贤,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与本营六连连长、共产党员柴洪儒一起,制定了起义计划,秘密召集党员开会,进行周密布置。随后联络一营副营长李继武(号鸿烈)等进步军官,决定乘农历年关之际,发动士兵以闹军饷名义举行武装起义。
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以一、二营为骨干举行起义,很快摧毁了敌人的两个旅部、一个团部和县政府,毙敌警备第二旅旅长陈孝思及旅参谋长和二七二团团长等反动分子多人,打伤敌一三八旅旅长陈众孚。
第二天,魏孟贤等率领起义官兵冲出六安城,经3天转战,进入麻埠苏区,后编入中央教导第二师,魏孟贤任师参谋长,李继武、柴洪儒分别任第一团第一营和第三营营长。
这次起义在皖西敌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驻霍邱之敌宋世科部,发生120余人的兵变。其他零星哗变来归者,时有发生。
中央教导第二师成立后,积极投入保卫皖西苏区和开辟皖西苏区的战斗,在霍邱南部、英山等地区接连取得胜利,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开辟霍邱南部根据地
中央教导第二师一成立,即开往霍邱南部地区,首先帮助中共霍邱县委发动了白塔畈农民暴动,接着打下了叶家集、大顾店、姚李庙、洪集,消灭了地方反动武装,成立了以杜红光为主席的霍邱县临时革命委员会,扩大了根据地。
3月上旬,中央独立第二师在霍邱南部活动期间,在追击敌人送军饷的汽车时,被沣河阻隔,得知对岸的河口集驻扎着敌人一个营。代师长肖方决定,趁敌人没有防备之际,突然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沣河下游的城西湖,河面并不宽,但水很深,满河都是木帆船。部队迅速组织老乡将木船架成简易浮桥,全师很快通过沣河,攻入河口集。敌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在肖方指挥下,红军迅速展开,很快将敌人所住的三个大院子包围,敌人见走投无路,纷纷缴械投降,200多人当了俘虏。这一仗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还有马匹、独轮车等物资。随后,中央教导第二师在河口集帮助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打土豪,开仓分粮;并将收缴的食盐、衣物、布匹除分给群众外,一部分补充部队,一部分组织群众用独轮车运送到叶集,交给后方机关。
接着,中央教导第二师从河口集向乌龙庙开进。乌龙庙的敌人得知河口集失守,红军袭来,仓皇逃跑。中央教导第二师不战而得乌龙庙。至此,霍邱南部地区全部解放,建立了革命政权,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2、攻打英山和麻埠
3月11日,中央教导第二师奉命南下英山,以凌厉的攻势首先攻占金家铺,接着攻打英山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