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1未来科学大奖”昨日在北京揭晓,“生命科学奖”得主袁国勇视频连线发言。\受访者提供图片
2021未来科学大奖昨日在北京揭晓。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讲座教授裴伟士,成为今届“生命科学奖”得主,获得100万美元(约780万港元)奖金。获奖评语指出,是为了表彰二人发现冠状病毒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MERS和新冠病毒(COVID-19)引起的传染病,产生重大影响及贡献。
今届“物质科学奖”得奖人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施敏则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于2016年设立,是一项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昨日公布第五届得奖者名单,香港人熟悉的袁国勇教授成为“生命科学奖”得主之一。袁教授回复大公报记者表示,获得未来科学奖背后的科学委员会认可,是对团队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他和整个研究团队都欣喜若狂。“作为一名临床科学家,最高兴的是我们能找到一些创新的东西,来帮助患者康复或预防疾病,但工作的重要性取决于同行的认可。”他又寄语后辈,做科学要始终保持好奇心,要去问问题和克服困难,以发现自然的奥秘,打破新的疆界。
预言将有另一场传染病
袁国勇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愈来愈多新出现的传染病因子将从动物转移到人类,并预言未来将会有另一场传染病大流行到来。同时,他将继续努力发现新病毒,建立动物模型,发现新抗体,研发疫苗,更多了解疾病,并了解病毒如何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袁国勇对野生蝙蝠中SARS类冠状病毒的持续研究,大大扩展了人们对人畜共患病宿主、跨物种传播障碍、发病机制、与疾病和诊断的认识。鉴于蝙蝠衍生的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的高流行率,他们的研究预测了类似SARS的流行病可能再次出现,并强调了公共卫生防备的重要性。正如其所料,蝙蝠冠状病毒HKU4/5被认为是引起了流行性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CoV病毒的前身。
从2003年的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到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袁国勇和裴伟士的研究,对人类认识和治疗这种新兴传染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这些疾病的应对提供了证据和策略。
张杰与施敏亦获奖项
“物质科学奖”得主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杰,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施敏则在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作出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如何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取得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博会上的“黑科技”
下一篇:东江环保增收不增利 危废处理行业现“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