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他曾为NHK在大凉山拍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
此次重游,崇山峻岭依然如故,但他知道,这片土地已经有了新的故事。
在网络上,他是来自日本的知名导演,作品点击量24小时破千万,拥有数百万粉丝。
但在大凉山,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这里的人更关心树木、牛羊和庄稼,他们保留着祖辈留下来的质朴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呜——呜——”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擒山过水,在一片苍翠中突出重围。
这是竹内亮拍摄纪录片最常用的叙事方式,从乘坐火车开始铺展整个故事。
欢声笑语、葡萄香气、列车驶过的轰鸣声,铁轨似乎无穷无尽地向前延伸——大凉山之旅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1悬崖之上
十年前来大凉山拍摄,因山势险峻,竹内亮只能肩扛驴驮拍摄设备进山。
如今,尽管道路泥泞颠簸,但拍摄团队的车可以顺利开到任何一户村民家门口。
除了悬崖村。
“悬崖村”其实并非某个村落的名字,更像是个绰号。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村民要去“外面的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越过13级218步的藤梯。
2006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村民们将6000多根、总重120多吨的钢管一根根背上悬崖,修建了这一段一段紧紧“咬”在大山上的钢梯。
陡峭的钢梯吓坏了竹内亮,他手脚并用攀爬,连连直呼“太可怕了”。
就在他因为恐高双腿颤抖不得不“认怂”的时候,偶然遇到了一位卖水的老奶奶。
老奶奶已年过花甲,依然身强体健,能肩负柴火爬上爬下。
她的普通话说得磕磕巴巴,两个普通话都不流利的人无障碍地聊起了家常。
竹内亮得知老奶奶的孙子在山下读书,悬崖村也有许多村民已经搬到了山下安置房。
在竹内亮买水时,老奶奶突然亮出了二维码,竹内亮惊呼“这里竟然也能扫码支付!”
一路上,竹内亮还结识了背着打印机去“悬崖村”山顶办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每天往返两次的肌肉大哥……
这里的人们向竹内亮三言两句讲述着大凉山的变化。
#2 针线之间
一群身穿彝族传统服装的绣娘们正在昭觉县城开设的彝绣培训班埋头工作。
她们中很多人怀里抱着孩子,穿针走线十分熟练。
她们中不乏“彝绣高手”,参加培训只是为了拥有一个用技能谋生的工作机会。
竹内亮导演受绣娘俄木依伍邀请去她家里做客,没想到这成为了他一次“大开眼界”的行程……
竹内亮说,中国的移民搬迁让他颇感新奇。
刚从山上木头房子搬到安置房小区的俄木依伍面对镜头有些羞涩,还不会普通话的她用彝语讲述了自己的家庭。
她有个女儿,拿着奖学金读完大学后成为一名老师,她还给大家看旧房子拆掉前的视频,一大家子人站在一起,向往着新的生活。如今,他们在山下有了自己的房子,小区里孩子们聚在一起奔跑着,晃着的秋千架和锻炼器材是他们的游乐园。阳光打在孩子们的脸上,也给一切都描上了温柔的金边。
#3成为武磊
大山深处,树木丛生,却有这样一片绿茵场,一群孩子们仿佛不知疲惫地肆意奔跑。
绿茵场旁一只叫小雨的小狗,不管遇到谁,都会立刻咬起身边的足球玩具,热切地望着来人。
孩子们脸上都带着羞涩,面对镜头谈自己的梦想,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体验。
“成为像武磊一样的球星!”
“赚钱给爸爸妈妈买大房子。”
“给学校修个大的足球场。”
所有人都梦想着继续踢球。
多数人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起点,大凉山的孩子们也是。
蓝天和云朵下,孩子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跑快一点,再跑快一点,梦想也没有那么难追。
#4 群山回唱
在彝族文化中,火把是神明的化身。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上,村里所有人围在一起,点燃火把,载歌载舞。
在采洛村双河小学的课堂上,竹内亮成了孩子们的“老师”,一遍一遍鼓励着他们,“有梦想的话,一定要说出来,不说出来的话永远都不能实现。”
班上拉洛的梦想是想成为一名舞蹈家,而她哥哥的梦想是成为像成龙一样的电影演员。
在影片的最后,想要成为音乐家的女孩儿,弹着支教老师送给他们的尤克里里,和朋友们唱起了五月天的《知足》。
歌声在大山里回响,时大时小。
大凉山很美,不需要滤镜,随手一张照片就是一幅画。大凉山悠久独特的风俗文化依然代代传承,也翻过峻岭走向山外,与时代的洪流交织出新的篇章。竹内亮说,这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地方,每天都在顽强地生长,这里不应也不会被世界遗忘。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