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雨中杜鹃别样红

2021
05/13
08:52
中国新报
分享

 

雨中杜鹃别样红

文/ 刘佳富

     

          一日,正值周末值班,细雨绵绵,我独自信步在美丽的长兴湖畔,撑一把伞,周围没有嘈杂的人声鼎沸,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安安静静的,似乎很享受这难得的工作清闲时光,独处的味道。

     

          极目四眺,湖天一色,灰濛无奇,花草葱茏,空气中似乎飘荡着一股淡雅的槐树花开的清香,以及湿漉漉、甜丝丝的味道。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长长地呼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倦意全消,忍不住贪婪地呼吸起来,吐故纳新,来个“洗肺”锻炼运动。

    

         不知不觉,我漫步来到一处开阔的休闲场地,一树火红的杜鹃花猛然映入我的眼帘,一簇簇地绽放,开得热烈、奔放,红彤彤的,在细雨的滋润下又娇艳欲滴,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我经不住停下脚步,左瞧瞧、右瞧瞧,仔细观赏她带粉的花蕊、喇叭状的多重花瓣以及翠绿的茎杆,然后拿出手机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近距离、远距离的咔嚓咔嚓一顿狂拍,生怕漏掉了她那绚烂的花型花色,以及细雨朦胧中无法用语言述说的千娇百媚之美。

    

          杜鹃,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为江南丘陵地带常见的常绿灌木植物。因其适应性强、花色艳丽、高矮适中、易于培植和繁育等优点,是非常理想的绿化品种,广泛栽种于城市绿化带、人行道以及游道两旁,亦是广受欢迎的庭院美化植物。据说我们这里分布的杜鹃有30多种,红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白色的,还有黄色的,花色艳丽,花期不同,次第绽放,异彩纷呈,装点了江南大地,扮靓了整个春天。

    

          那一年春天,我到香格里拉的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来到一汪碧水、两岸茂密的云杉冷杉倒映在幽清湖面的属都湖畔。我静静地望着湖水。听卓玛说湖里生长着一种独有的鱼类,叫不出名字,上下竟然有三片嘴唇,喜欢吃山花野草。由于高寒气候植物生长期长,高原上盛开的杜鹃是有毒的。一旦杜鹃花开,风吹落的花瓣掉入湖水,这些鱼儿吃了后就被毒晕了,成了“醉鱼”肚子朝天漂浮在湖面,白花花的一片。这可成全了那些森林中懒惰的黑熊,不用吹灰之力就尝到了细腻鲜美的鱼肉,所以有人说这里是真正的“鱼和熊掌兼得也”。可惜香格里拉四月份杜鹃还未盛开,也看不到这自然界中有趣的一幕,但属都湖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种的奇妙只能自己用心去体会。

      

         高原上的杜鹃有毒,而我们这里的杜鹃鲜有听说带毒的。而且相反,那些山上野生的杜鹃花有些还可以吃,随便摘几片红彤彤的花瓣,送入口中细细咀嚼,甜中略带酸涩,是可以吞咽的。记得有次去三清山,山民们把采摘后的杜鹃花晒干,浸泡在蜂糖里面,然后取出晾干,竟是一道非常甜蜜爽口的小吃,美名其曰“山丹丹花开”。我禁不住买了几袋,回来分给家人和朋友们尝尝,大家都说风味独特,想不到杜鹃花还可以加工做成“盐旱茶”。

     

           后山天马山上的杜鹃是粉红色的,学名云锦杜鹃。以前我可不知道她的正规名称,是后来在微信里面下载了一个小程序“识花君”,对准花儿拍照、上传、一扫,便立马知道花儿名称产地、花期特性、栽种防病等常识。春天刚刚来临,天气回暖,云锦杜鹃便一团团、一束束从灌木丛中露出花容来,开得鲜艳夺目、开得漫山遍野,同样不拘一格、肆意绽放,让人喜不自禁,忍不住打几声“哦呵”,春天来啦!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白居易曾写诗赞曰,故民间亦有杜鹃为“花中西施”的美誉。杜鹃喜半阴和凉爽,忌浓肥,适宜略酸性的土壤,所以在江南丘陵一带可以遍地开花,无拘无束地生长。花色品种有毛鹃、夏鹃和西洋鹃,我在长兴湖畔看到的以及大围山上盛开的杜鹃应都属于夏鹃,西洋鹃很少见,一般是人工栽培抚育的。网友“笔尖”就是前年在郊区一处工地淘到一株野生杜鹃老桩,然后请花匠嫁接西洋鹃成为一条盘身昂首的“青龙”,春节前后花苞怒放,姹紫嫣红,把整个庭院装扮得红红火火,一派喜庆热闹气氛,惹得亲戚朋友啧啧称赞,纷纷拍照留念,“笔尖”那股得意劲儿,隔着一层窗户玻璃都可以看到。

    

          “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若要盼得亲人回,岭上开遍映山红。”一首《映山红》唱红了大江南北,唱遍了整个大中国,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加上歌唱家倾情演绎,让映山红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有人说映山红是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在党史教育如火如荼和党的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听一曲《映山红》,看一树杜鹃花,灵魂受到洗礼,内心更加笃定。

     

           这杜鹃怒放的不顾一切,不正是漫山映红的精神风骨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武汉举办
下一篇:陕西:“青铜之冠”秦陵铜车马“搬家”[组图]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