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岩鹰拳”被成功纳入该名录中的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项目。
“岩鹰拳”为湘西南地区独有的武术拳种,从祖师爷杜心五的鹰爪擒拿术发展而来,至今已历经万籁声、蒋兆鸿、刘烈红先生一百余年5代的传承发展。“岩鹰拳”全套分四段82式,包括习、按、点穴等手法,步型以马、弓、仆、虚、丁、探、跪、骑龙步为主。此拳功架低,动作幅度大,要求习者必先练眼力,达到形似传劲、眼似传神的佳境。拳法不仅传神地摹拟了山区岩鹰的爪、抓、勾、捕、闪、拿等灵活多变的岩鹰动作,还揉进了蛇拳的镖手、猴拳的爪抓、擒拿,形意拳的劈、崩、钻、炮,并把八卦的游龙趟步及太极的柔劲身法融为一体,使“岩鹰拳”在劲力上能“五功合劲”蓄而后发,刚柔相济,既能防身御敌,又能强身健体。“岩鹰拳”以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为分布核心,辐射全国乃至国外。该拳沿袭师徒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直到上世纪1976年,由岩鹰拳传承人刘烈红在新宁创办了“武术培训班”,并于1989年成立了“新宁县武术馆”,通过广收门徒、广泛传播,现已培养岩鹰拳弟子上万名。
据了解,刘烈红于2013年被湖南省文化厅认定为“岩鹰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新宁县武术馆的创始人、“岩鹰拳”拳术套路和“岩鹰中小学广播操”的创编人,曾多次参与电影拍摄,将“岩鹰拳”搬上银幕,使“岩鹰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刘烈红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武术比赛和观摩大会,凭借“岩鹰拳”获国内外多项金、银大奖,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同道们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的“活岩鹰”和“岩鹰王”,为“岩鹰拳”的研究、整理、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新报特约记者 杨坚 通讯员 鄢跃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