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国之脊梁 致敬国之重士
同学们、老师们: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惊闻噩耗,人们以各种方式沉痛悼念这位国之脊梁,深切缅怀这位世界英雄。5月22日下午,细雨中的长沙街头更显悲痛与肃穆,长久的鸣笛声中,一声声“袁老走好!”让人心碎不已。联合国官方微博发文悼念袁隆平: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现在,我们全体起立,默哀三分钟。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以及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1981 年他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 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 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 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感叹: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位当代“神农”为中国和世界作出的卓越贡献。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 1976 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1996年,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20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 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1号”,全年亩产达 1530.76 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目标。
20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学家布朗曾发出这样的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2017年87岁的袁隆平在一次国际论坛上用英文自信地回答:“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能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
目前,在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就达2.5亿亩,面积占比57%,产量占比65%。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了全世界。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杂交水稻被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外国人称为“东方魔稻”。
现在,饥饿仍是全球性难题,世界上仍有8亿人口处于饥饿之中,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饥饿。毋庸置疑,袁隆平团队的研究让全人类看到了解决饥饿问题的希望。“如果全世界50%的稻田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那么全球每年将增产1.5亿吨粮食,可多养活4亿到5亿人口。”
英雄已逝,但名垂千古,精神永存。袁隆平院士一生有太多精神与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我与大家分享三点。
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当时,环顾整个世界,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类粮食作物中,只有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停滞不前。各国在这方面屡屡碰壁:美国、日本从1926年开始投入大笔资金、设备进行研究,几十年过去却一无所获。他们只留下一声叹息:水稻是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并无杂种优势。可袁隆平仍坚持认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太多失败的经历使国际同行并不看好他,很多人断言:此路不通。可袁隆平依旧不管不顾:“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他敢于挑战不可能,常人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他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追梦不息,探索不止
袁隆平院士看上去像是农民,实际却是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家庭出身。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在皇城根下的长安街,父亲是国民政府官员,母亲是一名教师,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一个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公子哥”,为什么愿意一辈子蹲在田间地头跟水稻打交道呢?
一切源于梦想,他从小就有一个“田园梦”。为了心中的梦,高中毕业,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填报了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的遗传育种专业。
上大学后,他经常随老师下乡实践,在这里,他才看到中国农村真实的样子。百年来,中国农民生活十分窘迫,除了历经战乱之苦,还要忍受恶霸地主的高额地租,许多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了应有的土地,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温饱依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乡村,跟袁隆平心目中的田园生活相比,画风截然不同。难道自己要跟贫困、饥饿打一辈子交道吗?他意识到,中国要强大,必须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农业是重中之重!于是,他立志要把心中的乡村改造成梦中的田园。
袁老说:“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终于在学校的早稻田块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简直是如获至宝!袁隆平和学生们还给这株水稻系上了一个标识,天天去地里看它的长势,然而,等到第二年把这株水稻种子种到试验田后,长出来的秧苗却让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赶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他不甘心,反复研究,拜访专家,翻找资料,不断实践。这一过程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与折磨,不断遭受旁人质疑的闲言碎语。有次遇上滇南大地震,在逃难路上,为了催芽,袁隆平把种子绑在了腰间,用体温温暖种子,长此以往,还落下了腰疾。然而,这些努力仍不见一点成效。他也有过崩溃与绝望,执拗的袁隆平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一段黑暗的追梦之路走了十来年。
70年代初,西方国家听闻中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先是震惊、质疑,等确认后,赶紧打听是谁,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名乡村老师。日本人是很骄傲的,但是在水稻面前他们也折服了。
直到今年年初,袁老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开展科研工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0岁了还在追梦。他说:“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胸怀天下,生活简朴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们要担当起来。”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但个人生活异常简朴。
早在1998年,湖南一家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但他却坚持不注册。他穿的衣服价值35元,住所里面也堆满了科研仪器,没有一点居家生活气息。在科研方面,他却“大手大脚”。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励他的1.5万美元,被他全部拿来成立了杂交水稻基金,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他说“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他一把年纪,还在学英语,只为跟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接轨。
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饱食者,当常念袁公!我们最诚挚最深切的缅怀,应当是珍惜每一粒粮食!发扬光大其精神!
作者:郭桂芳。长沙湘一芙蓉中学副校长,该文系今日上午8时作者在国旗下的讲话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