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酒杯”红军长征“伟大转折”节点系列报道①——
胡家大院:“假电报事件”掀开南渡乌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大幕
这是一个占地仅1000余平方米的四合院,全木质结构,古色古香,温韵典雅。
这里的面壁、房瓦、楼道、悬坊、窗饰古韵十足,其壁画、雕刻、吊檐、印字如今依然是清晰可见。
这里是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沙土镇有名的胡家大院,1917年,该院由当地绅士胡文海修建。
红军长征期间,1935年3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彭德怀等中革军委领导进驻沙土,在此大院设立“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沙土指挥所”,成功指挥了红军主力南渡乌江,并上演了让世人传颂的“假电报事件(冒充蒋介石发调兵电报)”。
2018年5月,胡家大院被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授予“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基地”称号,现为“五彩金沙•红色沙土”红色文化遗址。
长征期间,在敌我双方大规模的行军途中,无线电通讯成为双方传递军情的主要联系方式。红军很少遭遇埋伏,这与负责情报侦查工作的曾希圣和他所带领的军委二局的艰苦工作密不可分。蒋介石万万想不到,自己部队电台发出的电文其实大多数都被红军截获破译。
长征途中,由于经常通宵达旦地破译电文,曾希圣和二局的同志在行军中常常因过度疲劳被绊倒,或从马背上摔下来,但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破译了大量有价值的密电。
曾希圣把二局的工作职能进一步细化,他带领一部分人专门搞破译工作,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接收敌军来自四面八方的电文,并让局里的每一台电台负责对应敌军的一个师或两个师,提高了破译敌方密码的效率。
为了不间断获悉国民党部队的动向,曾希圣把人员分成两支队伍,一支随着大部队先走,另一支留在原地架起信号设备,搜集电报信号。到了约定的时间后,走在前方的队伍停下来架设电台开始搜集电报,这时,后一批人才停止工作赶上来,长征路上这两支队伍就这样一边随大队行进,一边负责破译工作。
红军指挥部根据军委二局破获的情报,采取了避实击虚灵活战术,带领红军在国民党40万人的围堵缝隙中穿插移动,这才在四渡赤水中争取了主动,走出了危局。
为保证主力能有效接近乌江北岸区域,27日野战军司令命令九军团“主力依托马鬃岭为枢纽,经倒流水向长干山西南李村之敌积极佯攻”“以小部(两连)逼近枫香坝之敌佯攻”,作出北渡长江之姿态“吸敌北向”,“以掩护我野战军主力通过封锁线”。
1935年3月28日,红军主力抵达沙土,准备南渡乌江。这时报务员从蒋介石调动军队的电文中了解到,国民党的周浑元、吴奇伟2个纵队6个师的部队正由安底西北一带往东南方向逼近红军主力,一天后很可能会与红军主力遭遇,同时在乌江南岸20余公里处,还有国民党军3个师的部队。
红军主力要保证安全渡江至少需要三天时间,双方部队若交锋,必然会是一场恶战。当晚,在胡家大院,红军指挥部灯火通明,领导人员开了很长的会议研究对策。二局局长曾希圣在会议上提议,军委二局的破译人员对蒋介石电文的语言规律、用词都比较熟悉,能不能利用掌握的国民党军的口令和电文格式,假冒蒋介石密电,命令这两支部队改变行进路线,令他们晚些抵达安底一带,争取时间让红军渡过乌江。”这一提议得到上级的赞同,大家认为,只要电报内容不太过直白,国民党军应该不会察觉。
根据指示,曾希圣让军委二局报务员以蒋介石的语气,向这两支部队发出了“继续前进”电令。假电报发出后,一直朝着东、南两个方向前行的国民党周浑元、吴奇伟部接获密电后深信不疑,部队果然没有改变方向,“奉命”继续向泮水、打鼓新场、三重堰方向前进,使得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圈扩大,与红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3月29日下午,担任执行先遣任务的突击队准备偷袭渡江。但是当突击队竹筏划到江心时,被乌江南岸守敌发现,于是改偷袭为强攻。但是,强攻却遭到对岸敌人疯狂阻击,竹排在江中沉没起伏,不但没有渡过江去,反而漂回了北岸。
白天强攻难以奏效,三团前线指挥部决定先遣队改为夜战。当晚,利用雷电和暴风雨的掩护,突击队渡江成功,上岸后经过暂短的战斗,消灭了蜷伏在吊桥桥头洞口的敌哨兵,打通了通向南岸山上的要道。30日拂晓,过江部队迂回到下游梯子岩、大塘河两渡口,歼灭守敌,摧毁敌人江防据点,占领要道,控制渡口,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地,掩护江北红军从梯子岩、大塘河、江口等渡口架设浮桥渡江。
3月30日下午,浮桥正在架设之中,毛泽东冒雨来到后山乌江边上,向红一军团前卫二师询问了南岸防卫情况。在一棵大树下,毛泽东在二师指挥部地图上,画了一条进军路线,箭头从贵阳与龙里之间的狭窄缝隙穿出,从贵州西南边境直至云南。毛泽东的目光透过雨幕望着远处,许久,他回过头对陈光和刘亚楼说:“把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这一刻,毛泽东设想到了中央红军渡江后的行动目标。
3月30日2时30分,与浮桥架设接近完工的同时,中革军委向各军团发出迅速南渡乌江的命令:命令一军团于31日晨8时前渡江完毕,主力进至蔡家寨、潮水坊,并对息烽之敌进行侦察,对黑神庙等地作出警戒;令三军团由江口、大塘河、梯子岩三个渡口渡江,紧随一军团之后于14时前渡江完毕,主力经牛场进入息烽,并派出一个团扼守黄沙河渡口;红军干部团担任渡江警戒;令五军团继续钳制与追阻周(浑元)、吴(奇伟)、王(家烈)三部,首先在苦茶园,最后则扼守狗场、沙土地段;令在苟坝的九军团准备南移。3月31日下午2时,红五军团开始南移,连夜行军至大塘河渡口。4月1日拂晓,承担后卫的红五军团开始渡江,11时许渡江完毕。
红军主力顺利渡过乌江,避免了一场血战,队伍长驱南下,实现了“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甩掉了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迎来了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巨大胜利。
“商贸古镇,红色沙土。”昔日发生在沙土镇胡家大院的“假电报事件”,掀开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大幕。
在新的长征路上,“假电报事件”激励着一代代沙土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前行。
如今的沙土,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发展试验区,还是新时代“三化同步•统筹发展”改革示范区。
为此,学习党史,迎接建党100周年,中国新报“天星酒杯”红军长征“伟大转折”节点系列报道首篇,就从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沙土镇胡家大院“假电报事件”开始,下期请关注《猴场会议......》。(记者 刘延平)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