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置身于新宁县马头桥镇坪山村,只见提质改造后的X145道路穿境而过,6千余米的草砂路铺建一新,道路两旁的连片油菜绿意盎然,一幅幅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在道路沿线依次呈现。
“这两年来,我们村里的道路通了,路灯亮了,产业也搞起来了,孩子们的学习氛围浓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相比以前干净漂亮多了,这些变化呀,与吴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离不开的。”11月22日,谈起村里的变化,坪山村村民王代石感慨万千。
吴振华(右一)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
2021年5月7日,年近不惑的吴振华怀着梦想,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驻村帮扶之路——从长沙理工大学来到新宁县偏远的马头桥镇坪山村担任第一书记。问起他为什么选择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时,他憨憨地笑道:“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能为农村做些事,是我梦寐以求的”。
从农村走出的吴振华最懂农村和农民,坪山村要想振兴,必须强产业、兴文化、美乡村。于是,他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及工作队在这 “三步棋上着力”。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我家今年种了2亩多富硒甜玉米,相比往年多赚了几千块,这要感谢长沙理工大学的订单帮扶,感谢吴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带领大家发展产业,明年我将继续跟着工作队干。”说起种玉米的情况,坪山村15组村民肖瓜阳在感激之余,对未来更是信心满满。
采收待包装的富硒甜玉米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如何充分激发村组发展活力和群众内生动力,利用好坪山村富硒土壤等自然禀赋规划布局发展产业,这是吴振华时常思考的问题。
围绕产业发展这条主线,他带领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同村两委召开院落会与民议计,最终确定构建“党建+产业”发展模式,让支部成为领头羊,党员干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抓好生态农产品高质量供给。
在确定发展思路后,突遇村书记因家庭原因辞职的情况,在困难面前,吴振华毫不退缩,勇挑重担,带领工作队协同其他村两委沿着既定的发展思路,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实干精神,持续推动产业发展。
通过组建“党员+小组长+乡贤”理事会,建立积分管理机制,对排名靠前的村组优先安排小型公共设施项目,竞争式激发村组发展活力和村民内生动力,并采取“村里出材料费、村组筹工筹劳”的模式,以奖代补高效补齐产业基础设施短板。一年多来,村民累计义务出工1000余人次,节约人工工资超过10万元,并自发筹集资金超过20万元。同时他通过积极跑项目,多方争资金,共争取65万用于水渠、机耕道、山塘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为产业发展夯实硬件基础。得益于完善的硬件基础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该村现已完成200余亩高标准农田和近400亩油茶林建设,村筹集近200万建设生态养猪场,并完成扩大山林生态土鸡养殖规模3万羽。
坪山村生态山林土鸡
在不断摸索中,吴振华带领坪山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全面开展“订单农业”精准消费帮扶。通过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富硒甜玉米、烟叶紫薯轮作、小籽花生、富硒双季稻、稻鸭共生富硒糙米、稻油轮作等6大生态种植产业,同时吴振华还多次邀请专家深入种植基地把脉问诊,开展田间课堂指导,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并指导村集体合作社入驻832平台开设农副产品线上商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一年多来,后盾单位通过消费帮扶村内采购达120余万,产业发展共吸纳100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务工,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3万增长至20余万,预计2022年将突破30万。
文教帮扶明心启智
坪山村乡土文化璀璨。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产生了与“宋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相提并论的“宋三周”(即周仪、周湛、周钦)。周仪家族“一门六进士”曾在目前坪山小学座落地出资创办学堂,倡导“尊师重教、耕读传家、忠义清廉、乐善好施”的精神,培养出一大批有识之士,创造出古邵州(今邵阳)乃至湖湘文化巅峰的独特现象。
坪山村乡村文化设施节点一角
耕读传家,薪火相传。周仪勤学苦读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坪山人民奋发向上,乐善好施,让淳朴的民风得以延续。为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驻村工作队联合后盾单位的专家学者申报课题,深入研究挖掘坪山村谏议书院文化品牌,并总结出了“耕、读、仕、修、创、善”的坪山农耕精神符号。
为讲好坪山故事,弘扬优秀乡土文化,长沙理工大学拨付帮扶建设资金20余万元,全面打造体现坪山文化底蕴的“耕、读、仕、创、修、善”6个乡村文化设施节点,2022年10月全部完工,有效增强了坪山村的文化底蕴。
“感谢工作队以及村两委,我定不负恩师和长辈的期望,练好本领,回馈家乡,助力乡村振兴。”考上湘潭大学受到嘉奖的仇丽玲激动地说道。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为激励村里的教师把学生教好,学生把知识学好,吴振华带领工作队联合乡贤设立教育基金,募集资金38万余元,建立奖教奖学机制,对村内优秀教师与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形成尊师重教、勤学奋进的良好氛围。
孩子们被趣味小实验所吸引
“老师,你快看,水自己在走呀,好神奇!”后盾单位各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受邀接续到村播撒科学种子,“虹吸小实验”、“海底火山”、“柠檬汁写密信”等科普小课堂和趣味小实验在坪山村的小学课堂里相继上演,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热情与学习兴趣。
为进一步助力坪山人才振兴,他通过向学校申请,现已连续选派2届共21名研究生志愿者到村里开展为期1年的义务支教。同时邀请麦田支教队连续2年来村开展为期15天的素质拓展爱心支教,每天自费为150余名留守儿童做爱心午餐等,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励志成才的人生理想。教育硬件设施上,他联系对接学校各二级单位开展爱心接力帮扶。目前,用于手工制作台的20余张实木办公桌、用于小学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的数十台电脑已全部到位,捐赠的爱心现金进一步充实了教育基金,在书香乡村建设上,捐建的乡村振兴“公益书屋”已于2021年12月顺利建成……
美丽乡村景色如画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我通过收集材料,建设和美化庭院,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居住环境。现在我也是半个土专家了,一有空就动员协助村民搞好庭院建设,非常有成就感。” 邵阳市“最美庭院”——“初心苑”庭院主人张长力自豪地说道。
庭院美化一角
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就得跟上。吴振华以乡村规划、美丽庭院建设、集中建房引导区、老旧房屋检测加固等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的优势与特长,邀请学校各学院专家和研究生组建社会实践服务团,通过测绘、勘察、规划、设计等环节,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坪山小学、幼儿园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其中庭院设计方案达50余套。
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吴振华积极联系校友中心,并发动本村在外经商成功人士,共获赠紫薇树1000余株、路灯200余盏,凝聚了强大合力,助推村庄美化亮化。通过聚焦生态文明与宜居宜业,遵循“就地取材、旧物利用、低碳循环”理念,他和工作队一起,带头收集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并参与搬砖运瓦,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庭院建设。目前已建设示范点4个,绘就乡村振兴主题墙绘达10余幅,特别是在X145沿线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利用旧材料改造完成30余座庭院,彻底扮靓了坪山村庄。
村民驻足观赏墙绘
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为实现从当下改到长久立,他带领工作队积极探索,通过实行积分管理办法,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成立“两会两队”等自治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自治组织志愿服务功能,大力开展“三清一改”,让坪山村面貌焕然一新,并获得2021年“邵阳市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
“党的二十大,让我倍受鼓舞,也更加坚信: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与人才的支撑,群众的安居乐业离不开内舒外畅的宜居环境,这是我们驻村工作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不倦前行的方向。”说起乡村振兴工作,吴振华目光坚定。(杨坚 雷良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