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胡富元) “妈妈,您今天去栽红薯,我也跟您去,好吗?”“不行!你在家里好好复习功课。快要毕业考试了,没有优秀的成绩是读不了隆回一中、二中初中班的。栽红薯,干农活,是我们大人的事。”“妈妈,您放心,考隆回一中初中班,我不敢保证,要是考个隆回二中的初中班,我是有把握的。昨天放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不完成,交不了老师‘满意’的答卷,我就要挨批评了。”“是什么作业?说说看。”“与父母一起插秧、栽红薯等农业劳动。不信,您可打班主任老师的电话或看我们班的家长微信群的信息。”5月28日,星期六,阴天小雨。早7时许,家住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热泉村3组的高洲完全小学六(2)班贺小华与她妈妈杨女士一边吃早饭,一边交流。
听到女儿这样说,孩子母亲杨女士一看家长微信群,确实有条信息“希望您带您的孩子去干农活,去插秧、栽红薯……让孩子体验劳动的快乐与艰辛”,就答应了孩子:“既然老师说了,就去体验体验也行,但千万不要误了复习功课,只能干一天。明天,就只能在家里复习功课。”
就这样,经过母女俩“讨价还价”似的讨论,杨女士才让孩子去栽红薯。
杨女士介绍,她的两个儿女小华和小明成绩优秀,儿子小明读四年级。尤其女儿小华是高洲完全小学两个六年级班100余名学生中的娇娇者,常常取得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多少文化。因为不好读书,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只读完初级中学,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就放弃复习继续学习,去广州打工谋生了。当农民还是蛮辛苦的。现在,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们比我们强,喜欢读书,且成绩优秀。我们就希望孩子们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杨女士对儿女的将来充满了期待。
吃完早饭,母女两人来到菜园中育红薯秧苗的地方,选生长长且旺盛的红薯藤,剪起来。一会儿,母女俩就剪了一大竹篮鲜嫩红薯藤,往家里走。
杨女士背着竹篮,走到家里,拿起剪刀,再几片叶子剪成四五寸长,有四至五张叶子的红薯节。“剪这么长,为的是能够剪出适合栽的红薯秧苗。”小华看着妈妈剪的样子,剪着红薯秧苗说。
剪完后,杨女士吩咐儿子看家,她就和女儿分别挑着栽红薯的底肥和剪好的秧苗往河边沙坪里已经翻耕,用于栽红薯的地里。这块长为30余米,宽为20余米的地,是杨女士家的自留地。“去年,这块地种植花生,因为风调雨顺,收获饱满的鲜花生100多斤。”杨女士说,“今年种植的这种红薯,是红薯粉最多的,每百斤能磨出红薯干粉35斤左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了。”杨女士说着拿起锄头打起“薯眼”。小华挽起袖子,帮着往“薯眼”里施放草木灰和猪粪拌合起来的家肥。“这种肥料,松土,适合红薯生长。”杨女士说。
约过了10多分钟,母女俩栽起红薯来。“不要把红薯藤栽在肥料上。栽在肥料上,不利于红薯生根,还会促使鲜活的红薯秧苗枯萎,死亡。”杨女士给女儿示范时说,“也不要栽得太深,只栽一片叶子的叶柄在土里,保留三片叶子露出地面。这样,土里的叶柄下面的节骨上,就能生根。露出地面的几个节骨就能发芽,长出鲜嫩的新芽来。块根才发展壮大,长成红薯。”小华听着,照着妈妈讲的样子栽起来……
临近晌午时分,一块约为三四分面积的地,就栽上了红薯。
这时,母女俩收拾了工具,往家里走去。“这回,我体验到干农活的滋味了。干农活很辛苦,比读书要辛苦好几倍。”小华说,“还要用手抓起又脏又臭的农家肥。不过,不尝试,农业劳动,就体会不到农业劳动的艰辛,就不知道柴米的珍贵,更不知道父母挣钱养家的艰难。”说到读书,小华还是认为父母要她姐弟读好书,希望考上县重点高级中学初中班在乡镇小学招收的毕业生,希望她考上大学,能跳出“农门”是一种完美的选择。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愈群介绍,本期来,学校要求各班主任,要在双休日或节假日亲历亲为,带领学生到农家去,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我们四个兄弟中,我与妻子是老师,但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就要回到距校10多公里的华溪村20组的家里去,看望年逾九旬高龄的老母亲,与老人啦啦家常。老母亲有几分地,也是我们兄弟轮流耕种。今年,轮到我们种植了。现在已经种上了优质稻。”罗愈群说,“现在,学校里的一些年轻教师,大多是县城来的,基本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我就希望他们能够利用空闲时间,走进农家,进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劳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与艰辛。”
在该校一至六年级13个班级的家长微信群中,笔者看到,各个年(班)级,班主任根据学生年龄大小的不同,向家长发去信息,要求家长让孩子参与农业劳动。收到信息的家长,也会拍个孩子劳动的视频或者图片,反馈到群里,让老师们了解。“这个双休日,我校600余名学生,有590余人参加了插秧、栽红薯、种花生、栽玉米等农业劳动。”罗愈群说,“约占全校总学生数的95.97%。”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燃烧青春,不负韶华——记新田龙泉一小教师陈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