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陈甫春)7月26日,隆回县金石桥镇五罗村4组村民李德楚家传出喜讯:大女儿李婷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据悉:到当日为止,今年该村已有7名农家学子被本科大学录取,乡亲们兴高采烈,象过节一样,奔走相告。
五罗村位于怀化市溆浦、娄底市新化、邵阳市隆回三县交界处,这个拥有2300多人口的自然村,从1985年到今年的37年间,已先后有336名农家学子考入了本科高校,其中6人已获得博士学位,75人获得硕士学位。已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成了所在工作单位的佼佼者。
五罗村四面青山环抱,一条3米宽的小河把村子分为南北两半,这里,过去经济不很宽裕,生活较艰苦,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闭塞的小田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读书求学的风气却很浓厚,村民以“勤劳种田为根本,送子求学放首位”为座右铭。正因为如此,自恢复高考以来,这个小山村几乎每年都有10人左右考上大学,现在平均每户有一名多本科生。原因何在?这里的村民对孩子的成长不仅在经济上予以大力投资,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辅导和道德教育上下功夫。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不管酷暑,还是寒冬,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每个家长都坐在孩子的身边,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耐心地辅导和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上高中后,全部成了寄宿生,家长们做到“风筝高飞不断线”,成为孩子所在学校的“校访”常客,他们经常去学校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只要了解、发现孩子一有不对劲的地方,便立即想方设法进行“修理”,让其走上“正轨”。
五罗村民风淳朴,村民和睦相处。这里的成人没有玩扑克、撮麻将的习惯,更没有赌博等违法乱纪的现象。即使有空闲,村民们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畅谈“国内外大事”和祖国的美好前景及家庭种养、经济状况和发展计划等。年轻的父母农闲时几乎不走村串户,怕惊动人家孩子的学习。耕作归来,他们早早地关门闭户,静静地指导孩子们学习,自己不会的,便请来老师指导。这里家长的良好品德和以身作则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使山村农家学风日浓。由于家长热心重教,教子有方,孩子们也十分争气,个个发奋读书,学有所成。
五罗村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作父母的勒紧腰带也要送子女读书。“读书无用论”在这里没有市场。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该村4组村民陈云保,两个儿子相继考上重点大学。为送孩子俩读书,他夜以继日,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农忙时节,他天未亮就起床做饭、喂猪,天一亮就下田,中餐是早上带来的盛饭,天黑才回家做晚饭、搞家务。一年除种好自家的责任田外,还承包四户缺劳户的田耕。年过五旬的妻子也在外面做苦工,为了把含辛茹苦挣来的收入一分一角的积攒起来,送孩子俩读书,她近四年连过春节都顾不上回家。小儿子去年应届毕业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大儿子大学毕业又考上中山大学研究生,继续就读。陈云保逢人就说:“我累得值啊!”该村15组木匠李会松,为能让一对儿女安心读书,他不顾自己疾病缠身,每天背者几十斤重的工具箱,给别人做“上门工”,没有工做的日子,也做其它副业,他为了筹集孩子的学费,曽到20公里以外的高山上替人扛木材,不幸从山上摔下,左腿骨头被摔断,经治疗,伤还没全好,他又背起了工具箱,外出做工去了。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女儿和儿子相继考上了重点大学,老李也因此负了一笔大债。现在正在就读湘潭大学的女儿谈起她的父母,深情地说:“父母亲为了送我们姐弟俩读书,这十年简直老了20岁”。
由于自然条件相对不好,五罗村人目前还只能丰衣足食,但他们送子女读书,却毫不吝啬。30多年来,这里没有出现过学生辍学现象,农家学子学历最低的也读完了初中。
五罗村的学子们,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学习十分勤奋刻苦,成绩也普遍不错。该村12组钟小峰的父亲在城里承包工程,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但小钟和别的孩子一样,珍惜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开大学。该村9组陈小南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他志向远大,决心从逆镜中崛起,他在读高中时,每月生活费不超过600元,连买份课外辅导资料都没钱,只好借同学的看,2019年小陈考上了湘潭大学。
五罗村带着一片乡情走出田凼的农家学子们,有的为国宣劳,有的在外创业,但都不忘报效自己的家乡。有的寄钱回家支援家乡建设,有的专程回家传播各种技术,乐为改变家乡面貌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五罗村被称为金石桥镇的“秀才村”,在方圆十里八乡被传为佳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衡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