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时针接近零点,远离万家灯火的京张高铁“咽喉”要道,距离延庆八达岭长城站不远处的钢轨旁,北京工务段的线路工们忙得热火朝天。趁着零点到5点的铁路“空窗期”,他们要对上下行100公里的钢轨进行“体检”,与零点几毫米的起伏偏差较劲。
“冬奥会期间,这里是延庆赛区参赛人员的乘车路径,为了做好保障,我们加密了巡检频次。”京张高铁昌平工区工长任济胜带着十余名线路工,将各式各样的“诊断”仪器从工程车中搬下,用带有定位系统的手机终端拍下合影。“作业前、作业后,都要拍摄人员、设备照片上传指挥中心,实时监测作业情况,确保作业安全,没有工具遗留在线路上。”任济胜加快脚步,钻进寒风中。此时,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15℃。
天寒地冻,钢轨也会“怕冷”。“如果局部出现冻土,会对轨道基础产生扰动,线路哪怕出现细微的起伏变化,都会使飞速行驶的高铁产生颠簸,从而影响旅客乘车舒适度。”任济胜和同事们将“诊断仪”架在钢轨上,顺着轨道延伸的方向,一边推行、一边紧盯着仪器上方的电脑显示屏。
“如果某段钢轨有起伏,屏幕上的波形会有显示,偏差超过2毫米就得制定修复计划。”操作笔记本电脑时,任济胜需要摘掉手套,二三十分钟工夫,红肿的手指头就冻得不能弯了。他不停搓手,插进兜里靠事先贴好的发热贴取暖。减0.5毫米、加0.2毫米……根据“诊断”结果,线路工们一步一弯腰,用石笔在轨枕上标注下需要调整的数值。当晚,需要精调的几段轨道,加在一起得有100多米。
钢轨精调,是个力气活,不仅需要脚力,还需要臂力。一段钢轨旁,任济胜双手抱着30多斤的内燃螺栓扳手,在搭档的配合下,将钢轨两侧的螺栓松开,为后续工序做准备。100多米的钢轨两侧,共有800多个螺栓,松开、拧紧,这样的操作需要进行1600多次。
拧开螺栓,用液压起道器将钢轨升起,将不同厚度的垫片塞进钢轨和枕木之间……修复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线路工非常小心细致。“为了旅客乘坐舒适度,我们每天都在跟零点几毫米较劲。”任济胜不时看看手表,没有运行计划的铁路“空窗期”,只有几个小时,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紧张。越是雨雪天气,线路工越停不下脚。前些天,北京降雪,任济胜和同事们连夜巡线,背着二三十斤的吹雪机,将容易受积雪卡阻的道岔清理干净。赶上暴雨等极端天气,他们更是连轴转,最忙时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长期昼夜颠倒,休息不好,让任济胜患上了高血压。“生物钟形成了,一到夜里就精神,到了白天睡不醒,倒班休息都改不过来。”任济胜说,一年四季的北京凌晨5点,他都见过。日复一日,无论风吹日晒、酷暑严寒,任济胜和同事们守护在铁路线上,在旅客看不到的地方,为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刘玄义)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