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民进党当局以“修复”为名企图改变台北故宫的建筑风格,受到岛内舆论批评。\资料图片
综合台媒、中通社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破损文物争议还没结束,近日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身的建筑修复争议又再被翻出来。据报道,台北故宫准备进行所谓“修复”计划,用“新建筑”取代或遮掩原有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岛内舆论认为,新的修复意见,完全是“形同毁容”,根本是从外观上“去中国化”。民进党当局不敢明目张胆地搞“法理台独”,只得三番四次将黑手伸向台北故宫,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斩断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连结,以遂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之私。
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于1965年建造,几经扩建仍维持原建筑师黄宝瑜的设计,外观呈中式宫殿风格,并于2020年在台湾地区被登记为历史建筑。近年,台北故宫因展览空间不足,先后提出“大故宫计划”、“新故宫计划”,然而在早前的说明会上公布的设计图,令附近居民及关心台北故宫的台湾民众大叹“形同毁容”。
将建筑外观“去中国化”
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的修复计划简报称,正馆将在1楼前方广场新建大片玻璃建筑作为入口,不仅取代现有的《怀素自叙帖》玻璃帷幕,且大片灰色屋顶与原米色宫墙不协调,也遮蔽2楼宫墙特色及空间高度的视觉美感。馆内则计划拆除迎宾大楼梯,还将4楼地板打洞,在内部形成一个挑高的八角中庭。
由台北故宫老员工及周边居民组成的“大双溪好土联盟”近期呼吁,台北故宫的修复计划将由内至外破坏历史建筑。反对修复意见的人士认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主体修复,应以漏水、管线修复、结构补强为要,然而计划却破坏了原历史建筑群的完整。在有57年历史的旧建筑中,做出挖地板等大规模拆除工程,令人担心是否会破坏结构,而且修复后的主馆展览空间也未能大幅增加,根本是以“修复”之名将建筑外观“去中国化”。
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便大搞“去中国化”,企图割裂两岸的历史和文化连结,其中针对台北故宫动起的“坏心思”已非首次。早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就喊出“台湾要正名”,针对“故宫博物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中的文字“去中国化”,将其中宝物来自“北平故宫”与“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删除。2018年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陈其南也不讳言,上任后重要任务是“故宫台湾化”。
企图割裂两岸历史连结
两年前,台行政机构欲推动组织改造,将原直属于该机构的二级机关台北故宫博物院,降级改为隶属文化事务主管部门。还有人建议台北故宫可改名为“华夏博物馆”、台北故宫南院改名为“亚洲博物馆”。
台北故宫为什么叫“故宫”?皆因其中的20余万件馆藏宝物和30余万件档案,绝大多数是中国国民党1948年从大陆带走的故宫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故宫”二字背后所代表的,不仅是积累多年的国际声望与品牌价值,更承载了中国的历史记忆与艺术文化。
民进党“去中国化”行径
拆除十二生肖兽首
●2016年11月,“故宫南院”将安放于主建筑外广场的12生肖兽首覆制品拆除、封存。
台北故宫“去孔化”
●2017年3月,台北故宫举办“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展览,但声称“有人质疑孔子与台湾没有关联”,所以考虑修改展名。
展览回避“明朝”字眼
●2017年5月,台北故宫推出“明朝永乐皇帝瓷器”特展,但策展方在媒体上称为“东亚工艺美术的巅峰”,为了回避“明朝”两字煞费苦心,大中华历史被一刀切断,“去中国化”意图一目了然。
新任院长抛“独”论
●2018年7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院长陈其南上任第一天就扬言自己主张“台独”,并叫嚣“故宫台湾化”。其言论引发台湾社会舆论质疑这是“去中国化”的政治宣言。
台北故宫文物南移
●2018年11月,台北故宫院长陈其南证实,台北故宫博物院北院预计在2020年起闭馆整修3年,整修期间文物将迁到位于嘉义县的南院展出,盼带动南部观光。外界质疑台当局利用台北故宫为2020年大选讨好南部选民。
台北故宫遭降级
●2020年12月,原隶属于台行政机构二级机关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改为隶属于台“文化部”的三级机关,还有人建议更名为“亚洲博物馆”,引发争议。岛内学者分析,这是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动作又一桩。
叫嚣“台湾制造”
●2022年10月,台北故宫博物院被岛内绿营政客指责有不少纪念品是“大陆制造”,甚至还要求纪念品做到百分百是“台湾制造”。有网友批评,别说纪念品,台北故宫的馆藏都是“Made in China”,现在民进党立委竟然要拿纪念品开刀,充满了“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操弄。
台胞心声
新北市民王裕庆:
台当局想利用“故宫改造”搞“去中国化”是没有用的,因为台北故宫的文物是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民吴政言:
台北故宫保存的都是中华文物,所以“台独”分裂分子一直处心积虑想“去中国化”,但“文化台独”消灭不了中华文化。
台北市民张穆庭:
台北故宫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文物的馆藏地,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也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台当局应该在既有的美学基础上锦上添花,而不是打掉重来。
台中市民林震远:
从台北故宫不重视文物保护,到这次台北故宫的修缮计划,我们都可以看到民进党当局搞“去中国化”的动作非常明显,对于传统历史文化完全不尊重。
台学者:绿营毁历史建筑是罪人
对于民进党当局以“修复”之名去除台北故宫的古典建筑风格,国民党孙文学校北院院长林定芃认为,台北故宫的修复计划由内至外破坏原有历史建筑,这是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挂帅的结果,企图从台北故宫结构和外观上“去中国化”,显然不尊重历史。
林定芃表示,这十几年来,岛内“台独”政客借台北故宫“本土化”之名大行“去中国化”之实,企图切割两岸文化联结。蔡当局图谋用政治手段掐断台湾的文化之根,尤其历史教科书一直是民进党当局搞“文化台独”的重点对象。然而,民进党当局推进所谓“去中国化”根本就是蚍蜉撼树,中华文化的坚韧性绝非区区几个“去中国化”的动作就能消弭。
林定芃表示,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这种数典忘祖的行径,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历史,对不起中华文化,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够悬崖勒马。
岛内青年学者张立齐表示,民进党长期以来“去中国化”的狼子野心人尽皆知,不但对中华文化的宝物破损隐匿瞒报,现在又假借整修的名义破坏历史建筑。民进党崇洋媚外的意识形态不断作祟,非常丑陋。
宝物分离 隔海守望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堪称中国最精湛文化艺术品的宝库。但历史上故宫文物却饱受掠夺侵占和颠沛流离之苦。一九○○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利用各种机会进入皇宫抢劫;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大量国宝通过逊帝溥仪之手流失;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国宝又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蹂躏而经历了十年的漫漫南迁。
194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匆忙迁台时,特意将60多万件南迁的故宫文物带走,并在台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从此一个故宫,有了两个博物院,国宝分离,隔着海峡守望。70年多来,台海局势风起云涌,柳暗花明。尽管国宝仍分置两院,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随着两岸关系的解冻而逐步开展。虽然长期没有正式的交往,但多年来尤其是学术上的交流是不断的,两岸的研究人员经常互相参加对方一些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文章都曾在对方的学术刊物发表。
近年民进党上台后,大搞“去中国化”,台北故宫首当其冲成为被“整理”的对象。岛内舆论指出,无论民进党当局搞什么伎俩,都无法切割两岸历史和文化连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两岸青年在厦门同读经典品味书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