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8月30日电 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在天津召开。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网络文明以全新形态加入人类文明谱系,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的十字路口,用好网络文明的力量,将是引领我们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关键。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
以下是曲莹璞致辞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从古丝绸之路联接东西方文明,到明清以后的“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从孤山远海音信难通,到现在“地球村”瞬息互联,文明交融的脚步从未停歇,正是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互学互鉴中,人类文明方能绵延不绝,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才会如此多姿多彩、众芳竞艳。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引领社会产生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网络文明以全新形态加入人类文明谱系,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俄乌冲突为世界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站在人类文明发展新的十字路口,用好网络文明的力量,将是引领我们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关键。
作为全球民心相通的推动者、世界和平发展的倡导者、多元文明文化的传播者,向全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日报和其他中国媒体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下面,就加强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我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心怀“国之大者”,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成为网络强音。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的最大底气。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发挥网络和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方法手段,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IP,在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过程中,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的文明观,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中国日报专门成立了探“元”工作室,就是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和“元宇宙”等新技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外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二,坚持无问西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网络空间。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分隔开来的往往不是高山海洋、深壑绝壁,而是认知上的隔阂和长期积累的偏见。而互联网天然具有平等、开放、包容的基因和特征,正是开展文明对话的绝佳舞台。我们要秉持包容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尊重不同文明差异的实际,依托互联网的丰富形式和载体,精心打造跨国别、跨行业、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文交流活动和品牌,构建文明对话新平台;要讲好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展示好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呈现不同文明和合共生、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美丽景象,破除“壁垒”,消弭“误解”,让“指尖上”的文明交流、“智慧云端”的文明对话成为网络空间新常态。
第三,深化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让中华文明瑰宝焕发崭新光彩。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推动。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革新,为网络文明的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我们要紧跟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驰而不息地在“新”上下功夫,用最新颖炫酷的形式手段让静止的“动”起来,让历史的“潮”起来,让平淡的“炫”起来。要大胆挖掘信息技术的潜能,探索5G、区块链、元宇宙最前沿技术的场景化、智能化应用,让创作灵感与先进技术实现极致的“化学反应”,通过全时、全息、数字孪生等“高颜值”沉浸式新体验,打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世界水准的融媒体内容精品,让中华文明故事插上“数字”翅膀,飞入更多海外“寻常百姓家”。
第四,注重面向未来,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为网络文明互鉴增添青春力量。今年北京冬奥会上,美国女选手的“饺子”故事、马耳他运动员的“豆包”情结、谷爱凌的“馅饼”话题,这些中外青年运动员“种草”的中国文化元素引爆了全球互联网,中外运动员争相竞购的“冰墩墩”更是成了全球互联网的“顶流”。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青少年不仅是全球网络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创造者、传播者,更是引领全球网络文化潮流的“弄潮儿”。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少年的日常用语、价值取向、文化教育背景、思维习惯,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发动和争取更多的中外青少年成为中华文明故事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网上代言人、“自来粉”。中国日报创办“Z世代”研究中心、《少年会客厅》《中国让我没想到》等双语新媒体节目和“一带一路”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牵头筹建“一带一路”语言教育组织联盟,就是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全球青少年为中外友好交流、文明互鉴添砖加瓦。
互联网的空间无垠宽广,有足够的天地让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的灿烂文明、优秀文化充分交流、互学互鉴。中国日报愿与在座的大家一道,为加强网络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
下一篇: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