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融媒网

导航菜单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强化“三个重视”

2022
11/09
07:28
中国新报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强化“三个重视”

黄  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益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并非易事。中国式现代化需强化“三个”重视,方能取得全民满意的社会效果。

 

          强化重视基本国情,筑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农业生产是基础。舟行万里,操之在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与实际相符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也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正确政策得到顺利实施,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否则,就会水土不服,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落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过去搞全民大炼钢铁,就是东施效颦苏联模式而闹出的一个天大笑话,其结果是,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农业却被耽误了,实在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大炼钢铁,想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却不符合当时食不果腹的中国国情。在中国搞发展,农业毕竟是基础,没搞好农业,工业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勇毅前行。

 

          强化重视尖端人才,抓好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是关键。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科技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人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也是科技发展的坚强后盾。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科技成果,有本领高强的科研团队才有高精尖的技术。我国要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才能构筑本领高强的“尖刀营”。实践证明,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抓好人才的培养使用,是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抓好人才这个关键少数,是当务之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选拔人才中,不能唯身份论,也不能唯文凭是瞻,务必要破除“官本位”思想,积极为选拔人才“松绑”,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就要以求贤若渴的姿态,不惜三顾茅庐,也要将其请出为人民群众大展身手,大展宏图。让有为者有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在祖国大地上,用青春热血谱写出一曲曲激情燃烧的岁月,刷新科技人才在高端领域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画出为党为国为民服务的最大科技同心圆。

 

           强化重视对外开放,营造中国式现代化环境,强国战略是基石。百年建党,波澜壮阔。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扩大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自身发展作出的时代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好外部条件,加速事物发展的进程,中国必须搭好世界这座强国“彩虹桥”,才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在当今世界之首。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对外开放,全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放弃谁。历史已经证明,搞闭关锁国政策,只能落后挨打,遭受他国欺压,这以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不仅展现大国担当,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只有坚持对外开放,营造对外开放环境,充分利用好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好外资为我所用,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战略才能越走越宽广。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更会海纳百川,成为世界共同发展的“稳基石”。世界助力中国发展,中国助力世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多方共赢,维护好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新秩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斗开创未来
下一篇:中国连续十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全球前三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