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诗韵逸,安康幸福化歌吟。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刘什坝村总面积7680亩,常驻村民2055人,村产业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黄桃、无花果和畜禽养殖。村支两委带领刘什坝村村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万元,实现了“青山绿水产业好,文明和谐民风淳,干净宜居群众富”的目标,成为积极创建新时代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典范。
以建强队伍为核心,建设“团结”村庄。陈家坊镇抽调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强“领头队”。选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驻村工作队。经统计,驻村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一线累计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80余个,争取产业项目1个、资金30余万元,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建强“主心骨”。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注重村级班子成员团结协作能力,培养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使村级面貌焕然一新。建强“排头兵”。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鼓励在有管理技能、人脉资源、创业意愿的党员“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现已吸引3名农村党员返乡建车间,提供了12个工作岗位。
以特色产业为引擎,建设“富裕”村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了农业特色产业布局。“两基四园”为主。“两基”即刘什坝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基地,刘什坝百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刘什坝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基地总面积1200余亩,是陈家坊镇万亩双季稻种植示范基地之一。“四园”即孤山岩百亩精品水果采摘园,孤山岩千亩油茶种植园,三龙百亩无花果采摘园,刘什坝百亩小香柚采摘园。其中孤山岩百亩精品水果采摘园从山东引进优质桃苗5000余株,年产精品水果10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年人平均增收2000余元。其他产业为辅。养殖方面实行“以奖代投”支持贫困户养殖土猪、土鸡、土鸭,同时积极推进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在同年开始盈利,有力地推动了集体经济收入增长。
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建设“宜居”村庄。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完善生活设施。硬化村里的主干道、支道,安装路灯270盏,全部实现“硬化、亮化”全部完成,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完善农业设施。维修山塘3口、水渠1500米,新修机耕道4条600米,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完成,为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善文化设施。新村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为村民提供了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完善数字设施。自来水管道提质改造、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以及移动宽带进村入户的完成,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以卫生整治为抓手,建设“生态”村庄。始终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经常抓、抓经常”的重点工作,严格落实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星期五大扫除”。坚持以“星期五大扫除”为契机,分片区分线路集合、着志愿装、开展环境卫生清扫,清扫前后拍照留证,保证清除牛皮癣等卫生死角。制度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坚持村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全村参与的环境卫生整治机制,按照村干部包村、组长包组、包院落、党员干部包户的模式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以乡风文明为载体,建设“文明”村庄。围绕社会长治久安,建设安全文明和谐人居环境。打造安全环境。扎实开展公德教育院落会议,“幸福敲门平安到家”为主题的“敲门”行动以及大走访、大宣传、大巡防、大整治、为内容“四大”活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形成文明风尚。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禁毒、禁赌、矛盾调处协会等“九大”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改善陈规陋习,成立鼓乐队、广场舞队等文化队伍,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陶冶了居民的情操,文明和谐的新风尚不断形成。(记者 叶亚山 通讯员 邓玲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陈家坊镇:夜间巡逻点亮百姓“平安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