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报湖南讯(通讯员 任尧坤 李放鸣 特约记者 胡富元)连日来,一条湖南省攸县宁家坪镇荣获“2022年度湖南省林长制工作先进单位”的喜讯在当地微信群中刚一传开,立即得到全镇人民爆发式的点赞,使这些昔日“谈火色变”的人们无不动情地评论说:“这是咱们镇实施林长制换来的根本性变化,也是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日夜辛勤奋战,用心血和汗水嬗变的工作结晶。”
曾是火灾多发乡,翻开新版攸县地图,有一块美丽的地方形如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定格在攸县北部大地,它地域辽阔,自东向西连绵120华里,总面积204.94平方公里,辖21个村(社区)475个村民小组,近6万人,拥有林地面积7908.3公顷、天然林面积达3039.2公顷、生态公益林755.3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54887.2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31%,素有“万亩竹海”、“万亩油茶”之称。
改革开放后,随着大批青壮年劳力转移城镇务工经商,农村常住人口锐减、农家燃料改柴为煤或气,使昔日荒山迅速恢复生机郁闭。但同时,也为山林火灾的发生创造了物质条件。
该镇首次酿成森林大火是发生在1990年攸醴边界彤岭大山中腰的虎形组,因4岁小孩玩火引发万亩森林火灾,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才扑灭。此后,由于这里山高林密,又处边界,火灾频发,似乎形成了“一年一小烧、三年一大烧”的恶形循环,曾付出了一位69岁老党员、老组长见义勇为,率众扑救山火而壮烈牺牲的惨重代价。
2021年12月,攸县宁家坪镇贯彻落实“林长制”,实行“林长治”,并采取诸多措施大力推进。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以“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为基本原则,把护林防火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列入党政联席会的重要议题和全镇年度工作的一件紧要事来推动部署;二是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建立“林长制”工作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管志刚任乡级林长、镇长任乡级第一副林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任乡级副林长,并各自明确工作职责,村级以此类推,同步设立;镇“林长制”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实现片区林业站和镇林管站的部门上下联动。三是整章建制压实责任。镇里先后设立了“林长令”、巡林、督查、护林员职责、“一长三员”管理规范、配合协调联动等10余项工作管理制度,对管理责任、职责界限、重点工作、考核内容等进行全面规范。四是科学运作,创新管理。一方面是“网格化管人”,对班子成员、村干部、护林员均纳入“网格化”的三级人员管理;另一方面是“网络化管事”,主要是围绕工作目标,利用现代高科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行“火情暸望搜情”,在全镇三个视野开阔的高山顶上设立火情瞭望台,派出专人,按“三班倒”办法,对火情实行全天侯式的观察、瞭望,搜集信息,第一时间向上报告;“日夜巡护察情”,各村组织专门人员在主要山口进行巡逻,及时发现隐患,不留死角;“护林人员处情”,护林员一边利用摩托喇叭宣传,一边发现火情立即投入现场处理,将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山上山下皆战场。2022年夏秋之季,由于气侯反常,连续4个月高温无雨,连山上和路旁边的树木都被枯死了,此时,一丁点的火苗也容易会引发人们难以预料的燎原火灾。
面对这60年难遇的反常气象,为确保全镇万顷青山安澜无恙,该镇运用“林长制”机制,山上山下摆战场,连续作战不休息,4个月以来,采取了各种办法强化护林防火。通过微信群、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送达和签订防火承诺书、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万多份,做到一户不漏,唤起千万群众群策群力共扼山火;乡林长实行亲自安排、亲自部暑、亲自调度、亲自指挥,第一时间组织队伍,第一时间发号施令,第一时间投入救火战斗;镇里切实做到一天一调度,两天一推进,镇级扑火队24小时待命,随时备足扑火工具,确保一旦火灾发生,人员快速到位;组织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全天侯开展不准烧田坎、不准烧秸秆和不准烧垃圾的“三不准”野外巡查,以严控火源实现护林无恙;由镇纪委带队,深入基层督查并通报巡查情况,以督查促落实。多措并举确保了全镇零火灾发生。
去年10月1日中午,邻近的醴陵市明月镇突发森林火灾,并且火仗风势迅速窜向了海拔600多米、历史上“多事之秋”的攸醴边境彤岭山峰,万亩山林又临毁灭危机。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乡林长和第一副林长火速带领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扑火队,第一时间赶至火线阻击,通过三天三夜的连续苦战,紧急设置了数千米长的防火隔离带,用洒水车和人工及时浇灭火烧迹地火苗等苦战办法,成功将一场迫在眉睫的边境山火“拒之门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福州:“大众茶馆”市民休闲消费好去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