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小康是大事。在我市野鸡坪镇墨石村,一系列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党支部书记曾富国发扬“领头雁”作用,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为群众带来满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曾富国,1964 年出生,2011年开始,一直担任墨石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村支书,他有着军人的执行力及敢闯敢干的精神,在工作上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以高标准严要求,为自己之准则,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被镇党委评委“优秀共产党员” ,曾任邵东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现任湖南省优化环境执法监督员。
要想富,先修路。墨石村原来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层灰,雨天一身泥”。曾富国为此没少跑路,他多次向上级、及相关部门争取道路改造项目,前些年,村级道路基本硬化完成,去年,墨石村又获得市公路局的支持,修建了六米宽的草砂马路1000米,和五米宽的草砂马路2000 米,此外,还修起了扶贫路,一事一议路。
走南往北,条条道路宽敞整洁,美化亮化硬化之后的道路换了新貌,群众们看着家门口路面变得平坦而舒适,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一致对党和政府送到家门口的惠民政策表示由衷的感谢。
墨石村 村民表示:东南西北的路都修好了,交通方便了,走在这些路上,心里多么的舒畅呀!
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曾富国坚持“干字当头”,他说村干部心里不装着老百姓,不为村里谋发展,就是不作为。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污水管网、坑塘整治、防汛各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最起码下雨没有受什么大灾难,路面不存水。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村修了一条高架式的水渠,工程量大,难度也大,牵涉到占田占土问题,群众也比较复杂,要上门做工作,腾出用地面积,用于施工,这在当时,村干部却成了出力费心不讨好的人。最终,还是把水渠修建成功,成为村里的一个象征性建筑,具有现实意义。
修建黄家冲天桥,也是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风风雨雨,克服重重困难,为村民子孙后代造福,立下丰碑。得到了村里的赞许。
“选你当村支书,就是让你来为难我们吗?”面对质疑和不满,曾富国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他回忆道,村里工作不好做,沟通中遇到难题是常事,也难免不了争个面红耳赤。村里整修整改以后,全村村容也全部变了样,垃圾没了,门前还重新铺了水泥路方便出行。最终,群众心里头还是明白大道理的。
康庄大道已铺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大有改观,曾富国和村内干部又坐到一起,谈着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曾书记说:“基础设施搞好以后,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村里经济上的发展,让老百姓都有钱花,在家门口有份事业,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村支两委的想法”。(记者 肖华东报道)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沙洋:深化文明实践弘扬雷锋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