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繁花美如锦 夜郎古镇尽朝晖
——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乡村振兴工作侧记
清晨,青山呈黛,桃花似锦;烟雨霏霏,山廓朦胧,我们县政府办三位退休干部,从北至南,一路风尘,乘车奔往唐代诗人李白的流放地——桐梓县夜郎镇。
看到一路大好春光和亮丽风景,我们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当年,李白流放夜郎,曾作诗一首,以表落泊窘境。诗云:“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日出江花美如画,云蒸霞蔚赛仙境。夜郎溪水弯弯曲曲,波光粼粼,绿如翡翠,如玻璃镶在深绿色的山野间……
当下,我们三位退休老干部,怀着“夜郎溪日暖”,遍地繁花开的感觉,前来桐梓县夜郎镇作乡村振兴采访。
查阅资料,我们得知: 当代的夜郎,战国时期曾是古夜郎国领地,存世300余年,今为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位于桐梓县中部,远离县城40公里,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其东、北抵新站镇,南接楚米镇,西邻习水县仙源镇,辖地面积142.65平方千米。唐、宋时期设夜郎县;北宋宣和二年撤县存478年;明初,驿道改出松坎,沦为农村集镇。1992年7月,前夜郎乡、华山乡、胜利乡合并成夜郎镇,共辖10个行政村一个社区。镇上古建筑林立,给人有种穿越古夜郎国之感。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错,中山丘陵峡谷盆地地貌,海拨在600多米左右。全镇溪河密布,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温热。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为主;农林特产有柑橘、木材、竹笋、天麻、茶叶等;文物遗迹有太白坟、望月台、百碑台、宋墓杨八坟、太白泉、七孔石崖墓、陈天官墓、王正儒旧宅遗址、大屋土司衙门遗址、狮子山夜郎县城遗址和铧尖山古军事城堡遗存等。
镇宣传委员王继强,为了这次采访,专门通知了该镇5名村党支部书记和一位退休军人配合我们。
全镇在2005年以前,人民生活水平、居住环境、水电道路、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和电视通讯,一直都很落后;社会治安状况欠佳,纠纷矛盾层出不穷;红事白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文明程度不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2006年,该镇通过开展“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农民、农业和农村面貌大有好转。特别是通过2015年持续五年的脱贫攻坚,实施“三通一改”(通路、通电、通水和改厕所)和“两补一改”(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和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工程后,镇域人居环境、交通运输、经济收入、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并且顺利进入小康社会。2020年6月,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经济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民主法制纵深推进,财政税收超额完成,“夜郎工业园区”完成规划设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聚焦“三农” 产业蓬勃发展
该镇切实守牢保粮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理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步伐。今年以来,全镇种植玉米1.1万亩,大豆2700亩、水稻1400亩,高粱3100亩、烤烟1200亩,油菜2600亩,实现了满播满种全覆盖,并发放种植补贴32万余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8万余元;接受宅基地申请71宗占地17亩,审批57宗占地14亩,全面贯彻落实了中央2023年一号文件精神。
完善硬件 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
一是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1200万元,完成了夜郎珠海同心幼儿园项目建设;二是协调县教体局维修资金20万元,完成了茶台村加油小学办学环境改造;三是争取县乡村振兴局资金66万元,完成了夜郎中学校园环境安全改造;四是采取上级和本镇相合,投入资金133.3万元,维修加固了大坪、华山桥梁各一座,新建方岩通村桥梁一座、华峰通村公路一条;五是争取上级资金31.2万元,完善了镇应急饮水设施;筹集资金130多万元,新建了华峰村煤洞湾饮水管网工程。
加强平安建设 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该镇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抓牢抓实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大案命案防控等工作,全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遗留,问题不上交。据统计,2022年至今,全镇共化解矛盾纠纷127件,溯源治理32件,设立村级法律服务点10个,创建市级民主与法治示范村10个示范社区1个,培养“法律明白人”50名,破获刑事案件12件,受件行政案件21件,有效保障了镇域社会经济顺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
关注民生福祉 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该镇去年以来,多举措稳岗就业1.41万人,推送招聘岗位4000余个,推荐新就业65人,招聘公益性人员15人,办理发放跨省交通补贴424人4.24万元 、脱贫户交通补贴32人1.6万元、养老保险4.53万人次546.4万元、城乡低保金450万元、特困供养金70万元、孤儿生活补贴15万元、残疾人护理补贴14万元和临时救助金39万元。另资助困难学生1512人次72万余元,补助地质灾害点群众47户167人安置资金668万元。
保供安全饮水 抗旱救灾成效明显
该镇以2022年8月后,由于持续8个多月的高温天气影响,使全镇10个行政村一个社区1972户5474人,生产生活遭受百年难遇的大早灾。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党员,深入村组,逐一排查,并组建应急队伍,通过延伸管网,寻找水源点,增添抽水设备等措施,发动群众抗旱救灾,进行生产自救。此外,还投入抗旱资金65万余元,购买水管2.8万米,抽水泵16台,应急水桶150个,新建蓄水池8个,应急供水车4辆,送水581户1199立方,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人畜饮用水安全。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夜郎镇党委书记梁光勇、镇长李福勇正在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立足“人文旅游古镇,生态康养胜地,新型工业园区,物流集散枢纽”的发展定位,坚持富民强镇发展之路,以明确的目标,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作风,展现“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激扬“事事争当一流”的斗志,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同心协力,拼搏攻坚,在产业、人才、文化、环境和组织五个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向前高速发展,努力谱写富强文明美丽夜郎新辉煌的新篇章。党政领导一班人的决心和信心,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度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的光彩!
夜郎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级干部激发了发展动力,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工作作风发生大改变,在坚持政治战位、健全学习制度、崇尚道德风范、坚守工作岗位、深入基层群众和遵守法律纪律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
此外,该镇夜郎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维富、大坪村党支部副支书兼监委主任赵焱、观岩村副主任印西平、方岩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祥娥,以及产业大户(退伍军人)赵久贵,也纷纷对我们说:通过脱贫攻坚工程,现在我们都已进入乡村振兴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机衔接,致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建设,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2000余元,坚信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目标一定会实现。
冬去春来,时光有序。花香四溢的夜郎镇,绿水青山的画卷在这里,使命的力量在这里!通过采访我们看到,夜郎镇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正迎着初升的朝阳,砥砺前行在小康社会和“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上!(文/戴祥勤 丁云碧 图片/刘凯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乡村振兴在行动|武陵山区一市一县幸福图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