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生机盎然,亮点纷呈。
桐梓县茅石镇,静静的初夏清晨,四下里阳光耀眼明亮;绿水青山,繁花似锦,掩映村庄;民居幢幢,风格各异,面貌一新;乡村旅舘,休闲旅游,四处可见;村组公路,四通八达,形成网络;地膜烤烟,绿色蔬菜,规模宏大,形成产业;工业企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正在走向富裕。这些,都得益于乡村振兴。
茅石镇是民国贵州要员周西成和毛光翔的故乡。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64个村民组,1.8万余人。地势高显平,平均海拨1200多米。过去,这里种植单一,生产落后,民房破败,不通水电,治安状况不好,乡村小道狭窄,村民生存条件极差,群众生活极端贫困,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
2001年后,镇党委、政府根据该镇土质和气候条件,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走出常规农业圈,大力发展烤烟生产,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稍有改变,但由于生产管理和烘烤技术落后,烤烟斤价不高,农民收入微薄,其生活水平仅能解决温饱。2005年,茅石镇通过“四在农家”创建,乡村面貌虽然有所变化,但离脱贫致富还有较大差距。直到2015年至2020年,经过5年脱贫攻坚战,开展“三通一改”全覆盖,茅石镇整个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3000元,人民群众正式进入小康社会。现在全镇人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水电、公路、通讯,形成全覆盖;两条高速路,从境而过;农村种植,已向产业化发展;工业强镇,初具雏形;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乡村繁荣景象。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茅石镇党委书记梁勇告诉我们:全镇现在乡村振兴工作正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重抓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推进举措:一是推动水泥建材、煤矿等产业向集群发展,实现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二是壮大烤烟生产,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烟农收入;三是对全镇乡村旅舘,进行提挡升级打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四是打造千亩坝区生态产业休闲旅游区,促进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发展;五是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农业特色产品网络化营销;六是积极配合日泉农牧、高速公路、茅龙风电等重大项目,全力做好保障服务;七是持续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最美乡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边缘致贫户的监测和帮扶,防止群体性返贫。下一步,茅石镇乡村振兴将持续发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72个项目编制,争取项目资金110万元,完成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3条1.4公里建设;将持续优化环境,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下岩湾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厂1间;投资200余万元,实施集镇污水管网、中关村、新桥村、镇龙村和茅坝村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清理河道9公里,全面完成新桥水库建设拆迁任务。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对集镇、村庄环境卫生、水电路讯全域推进综合整治,不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乡镇殊荣;将持续推进乡村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分子,严防矿山安全事故发生;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及党章、党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扎实推进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升勤政为民思想,不断树立公仆意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做好乡村振兴模范带头作用。最好的领导就是以身作则,最好的领导就是身先士卒。“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人间……”
据了解,为抓好粮食安全,该镇已完成了种植626亩水稻、10245.93亩玉米、2908.42亩大豆、2602.53亩马铃薯、2948.98亩红薯和7000亩烤烟任务,成功主办召开了全省30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引进了广东天龙集团投资10亿落地茅石,建设全国最大的种猪繁殖养殖场;与县旅游局联合,开展了全镇262家乡村旅舘星级评定工作,共评出二星级旅馆120家,三星级4家,四星级1家;完成了招商项目5个,引进贤金达3亿余元;发放了城乡低保金248户549人193.2万元、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贴费97.8万元、临时救助42户107人15.82万元、高龄补贴27.86万元、孤儿抚养费8人11.52万元;安装了公路防护栏515米、治理道路隐患70处;完成了镇龙村和中关村自来水延伸工程,新修水池3个,铺装饮水管道31000米,使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升。此外,还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构建了警民共商、共管、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使矛盾始终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
山上山下,风卷红旗如画
在桐新高速公路和G75兰海高速复线项目建设工地,紫阳高照,红旗招展,马达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兴高采烈地奋斗在建设工地一线……
在年产200万吨源锦水泥厂,破碎机、粉磨机、磨煤机等,在工人的操纵下,正在将石灰石、黏士、铁矿石和煤进行破碎预均作业;生料制备车间、生料均化车间、预热分解车间、水泥熟料煅烧车间和水泥粉磨车间,人声鼎沸,全厂一片生产繁忙景象……
在贵州老高山食品加工厂,50多个农民工,正在精细加工着鲜青菜、鲜豇豆、青花椒等无污染农产品。该厂总经理唐永忠告诉我们:贵州老高山食品加工厂,创建于2015年11月,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业企业,主要经营无盐酸菜、酸菜汤、酸豇豆、调品味和辣椒等系列产品。公司总占地35亩,设立有产品研发中心1个,产品包装线4条,标准化储存器3万多个,年消化鲜青菜2万吨以上,年加工成品可达1万吨左右,产值可达2043万元。他接着说: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诚信立业原则,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新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实现产品标准化、优质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生产,以最优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最诚的信誉占领市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今,年产值达2043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2018年曾参加中国上海进博会,获得许多采购商好评,并于2020年被贵州省农业农村部门,评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在茅坝村,160余家乡村旅舘,正在旅游旺季即将到之前,忙碌着旅馆卫生清扫,换洗床上用品,更换废旧电器,培植观赏花草……
在茅坝社区,46岁的党总支部书记黄光华告诉我们:他曾任过村民组长20余年,从事过煤矿管理工作。2016年进入社区工作,任过社区主任,2020年才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他说全社区现有12个组1295户3854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00元;有党员173人,下设三个党支部,坚持支部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党员每月参加一次组织生活制度已成常态。他说脱贫攻坚时期,全社区共改造民房320多户,新修通组公路48.9公里,建设水窖40多个,打通了茅坝河排洪洞,结束了年年受洪灾威胁的历史。今年,全社区种植烤烟1800亩,产值可达900多万元;共有乡村旅舘168家,可容纳15000多人前来旅游观光,收入可达1800多万元。贵州老高山食品加工厂、45万吨永顺煤矿、60万吨源锦水泥厂落户境内,可就近解决社区近300个村民就业。他说,村民们的关注点就是我们的履职重点,人生需有目标,不断奋斗,不断升华。要科技致富,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领着村民赚。如今的茅坝,不再是一穷二白的茅坝,而是镇里乡村旅舘民宿发展最好、能够吸引四川、重庆、云南、武汉等地度假避暑游客眼球、群众幸福感最强、正在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的最美乡村。
在边远偏僻的山茶村,3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周棋告诉我们:近年来产业振兴是全村的“亮点”。他说全村4个村民组381户,积极参加脱贫攻坚“三化三改”(硬化进组路、硬化入户路、硬化院坝、改厕、改水、改电)建设,人居环境、水电通讯、道路交通及全村面貌都得到很大改观,正式脱贫进入小康社会。近几年来,全村发展烤烟、退耕植竹、创办100头以上规模性养牛场、利用两个高速公路出口在该村优势建设洗媒厂、物流仓储等,使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全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心情变得幸福、澄澈、宁静、恬然……
年仅25岁的中关村女党支部书记董恩霞,是从贵州医科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官,也是茅石镇最年轻、颜值最高的党支部书记。她告诉我们:2018年,她在大学因品学兼优,被校党委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到故乡,被全村党员选为党支部书记。如何增加全村562户1915人的经济收入?彻底改变7个村民组的落后面貌,始终是她彻夜难眠和缠绕思考的问题。“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近几年来,她从干中学,学中干,边探索边前进,率领群众修筑硬化村组公路11公里、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0个、水池63个、铺设水管14171米、建通讯机站2个、安装变压器2台、进行农电改造38.7公里、开展农村危房改造241户,改厕284户、易地脱贫搬迁2户、新建烤烟烘房10间、改建烟房40间、建设产业路5公里、修建1000平米冷冻库1个、种植烤烟1350亩、鲜食玉米200多亩、办存栏8000头生猪养殖场1个和退耕植竹3300亩。她的这些作为,得到了全村人民群众的认可,许多村民一提起董支书,都纷纷伸出大拇指,为她点赞,说她是“一心为民”的好村官。
“漫漫创业路,丹心绘蓝图。”茅石镇党委书记梁勇,镇长侯中普同志,带领一班人,践行着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这一切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高度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的工作潜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绽放绚丽的光彩,努力将茅石镇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镇、示范镇……梁勇书记和侯中普镇长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和雄心壮志,润泽了茅石镇多姿多彩的山山水水,温暖了全体基层干部和村民们的心……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今的茅石镇,只争朝夕,热火朝天的创业场面,尤如一幅幅绝美的画图,让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是实实在在,妙不可言的视觉盛宴……
采访结束后,桐梓县政府办退休干部采风团三位同志都为茅石镇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作为感到震撼。我们相信,茅石镇的乡村振兴,动作大,行动快,效果好,坚信在2035年前一定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群众一定能从小康走进共同富裕的道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戴祥勤 丁云碧 图/刘凯扬)
相关热词搜索: